荔枝新闻讯 (记者/松熊 摄影/刘聪)
“一辈子记者走到今天,我终于要退休了,说真的,还真有点舍不得!这一路走来,采访过无数的人,见证过太多的事,有成功带给我的喜悦,也有遗憾带给我的悲伤,但我无怨无悔!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守望善良,守望正义,守望大爱,我们都是守望者!”
灯光亮起,老记者文匹夫独自在舞台上道出了这段“退休感言”,也说出了话剧《守望者》想要传递的正能量宣言。扮演文匹夫的姜华老师话音刚落,观众席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一席话、连同台上的每一个角色、这一整台戏,打动了现场每一位观众。
10月4日晚,话剧《守望者》在紫金大剧院上演。作为连云港本年度推出的重点原创剧目,该剧组各部门成员、演出人员均由社会力量组成,在有关政策基金的扶持之下,走出了一条文艺创作的大胆探索之路,也书写了连云港本土话剧艺术创作的新篇章。
该剧艺术总监张晓华、编剧方晚接受了荔枝新闻的专访,讲述了关于话剧《守望者》的创作心路。
【剧情简介】
文匹夫是电视台的一名老记者,即将退休之际,一名姓魏的大姐突然到访:养子突患重病,急需亲人骨髓移植救治,而孩子的生父失踪、母亲病逝,寻父是救治孩子的唯一希望。“只要还在岗一天,就要坚守一天,群众的诉求就是使命的呼唤。”文匹夫随即投入采访调查。然而随着不断走访调查,一个尘封的秘密由此揭开:孩子父亲竟可能是一名在逃嫌犯,如何让这名父亲、也有可能是一名在逃嫌犯,重新站出来?新闻人文匹夫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站好这最后一班“岗”。终于,在一群善良、正义之士的帮助之下,在文匹夫执着的追寻之下,揭开了事件的真相。
“这个剧本其实早就有了,这次能和姜华老师、张晓华老师这样的话剧前辈一起合作创排,将它搬上舞台,作为编剧真的觉得很开心。”关于这个故事的由来,编剧方晚告诉荔枝新闻:“因为自己也是一个媒体人,一直希望能够有一部作品,能够写一写关于媒体人、新闻人的故事。”在她看来,老记者文匹夫临退休的这段“故事”,不仅反映的是文匹夫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道义与担当,也从孩子养母魏老师、公安局马警官等众人身上,折射出人性善良的光辉。这群善良的“好人”,共同构成了和谐社会、人人向善的美好图景。方晚认为,对于文匹夫来说,这临退休前的“最后一战”,不仅关系到如何用新闻报道去守护一个孩子的生命,更关系到用良知正义去唤醒一个人的灵魂。她希望能通过这部剧,来传递和弘扬当今社会中天然存在的这种正能量,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部剧走近新闻人,看到新闻人深入一线不断追寻真相、不断坚守初心的那种使命和担当。
在这部剧中,“守望者”既代表了文匹夫这样的“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也代表了社会各阶层心怀善意、守望道义的普通人。而在这部话剧的背后,则是一群话剧舞台的守望者,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创作,坚守着这方舞台和对于话剧艺术的炙热初心。
导演 姜华 饰 文匹夫
艺术总监 张晓华 饰 魏大姐
以该剧导演姜华、艺术总监张晓华为代表的“老话剧人”,就是这样的“话剧守望者”。该剧艺术总监、也是“养母-魏大姐”的扮演者张晓华是国家二级演员,曾任连云港市话剧团副团长。曾经活跃于一线话剧舞台的她,在多年前,因照顾家庭的需要迁居北京,离开了自己深爱的舞台。但这十多年间,她从未停止过对于话剧的关注。“这些年看了太多的戏!在北京,只要有演出,我都一定会去看,在台下一次次看到别人在台上的表演,其实心里是很痒的!”近年再次返乡生活的她,因缘际会结识了一批对于话剧颇有兴趣的年轻人,大家对于话剧共同的热情再次燃起了她的创作信念。暌违近20年,带着这部新编原创剧目,张晓华回到了她心心念念的话剧舞台。
而本剧的导演,年逾古稀的姜华老师,18届飞天奖最佳男演员得主,这次也同样是怀着对于话剧的热爱,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创排工作中。除了这两位“退而不休、追寻初心”的老艺术家,其他主创均为来自社会各界爱好话剧的年轻力量,这其中有电视台主持人、机关干部、学生组成的演员班底,还有专业舞美、音响、灯光设计团队的加盟。因为各有其本职工作,创排期间,大家自发牺牲业余时间保证排练,甚至自掏腰包购买服装道具。就是这样的一个团队,克服经费有限、人员紧张等种种困难,走到了现在。他们其中很多人,也是第一次拥有话剧舞台经历,通过参与创作,切身感受到了话剧艺术的魅力。张晓华说:“有幸结识这一群年轻人,也让我觉得自己肩负重要使命。带着他们一起感受话剧的魅力,是我的责任,也是一种传承。”
该剧去年年底在连云港首演。演出当晚就取得了空前轰动的反响,在场许多观众都为之感动。“我在台上,都能清楚地看到台下观众的眼泪!在那一刻,我觉得我们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真的很激动!”张晓华告诉荔枝新闻:“这部剧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大家的支持,也正是这股力量让我们有信心能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