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布
《2019年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报告》。
该报告以商务部发布的
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前30名为基础,
对营商环境的发展水平进行测算,
旨在为经开区改善营商环境提供预判分析。
作为唯一一家位于县级城市的测算对象,
昆山开发区营商环境指数位居第三,
排在前两名的是广州开发区、青岛开发区。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布《2019年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报告》,重点研究目前尚处于空白研究领域的国家级经开区营商环境,聚焦中外企业投资、运行和发展中关注的投资地域经济运行状况、基础设施、市场容量、人力和科技资源等,以及社会支持、生态环境和商务成本等要素。
业内人士认为,该报告关注“软实力”,折射“大环境”,有助于相关经开区总结经验,发现短板和瓶颈,从而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及措施,使经开区发展跃上新台阶。
作为“昆山之路”的发源地,
昆山开发区经济总量占到全市“半壁江山”,
多年来在多个领域
创造众多全省、全国第一,
始终发挥着转型主战场、建设主阵地
和发展主力军作用。
昆山开发区时代公园
今年上半年,开发区以强烈的“答卷意识”,在保持经济稳中有进、推动科创之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高品质公共服务、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五个方面争当标杆,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产值及规上工业产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的态势,为全市经济运行夯实了“稳”的基础。
鸟瞰昆山开发区
开发区强化精准招商,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夯实营商环境“底色”。宝能整车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宝能动力电池项目等12个重大产业项目联合开工开业;之奇美偏光片增资项目实现投产;曼胡默尔项目成功落户,蔚隆汽车、上海思特威半导体等项目完成签约。
高标准推进夏驾河科创走廊建设,深化与大院大所对接合作,靶向引进院士专家团队,上半年签约打造6个技术转移平台,10个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落地科技、人才项目35个。
昆山市与宝能集团系列投资项目签约仪式
昆山开发区与德国曼胡默尔公司签约
昆山之奇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夏驾河科创走廊
开发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擦亮“昆山服务”金字招牌,
“高标尺”引领高质量发展。
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此次营商环境指数测算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发区今年在完成首批29项权力事项承接划转基础上,稳步承接第二批下放权力事项111项,并牵头完成与市发改委、商务局等23个相关职能部门签订权力事项交接确认单。
开发区行政审批大厅设立投资建设、市场准入、社会事务、不动产登记、公安出入境、税务6个“一窗办综合全链服务窗口”。不断完善全市首个投资建设“一网通办”平台,并将宝能、清陶能源、哈工大机器人等重大项目推上平台,走出一条“事项最明、材料最少、环节最简、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佳”的项目开工新路。
昆山开发区政务服务大厅
全市首个投资建设“一网通办”平台
改革就是服务,服务就是环境。针对重大项目建设,开发区审批部门通过项目进度上墙、上门走访辅导和邀请企业集中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将涉及工业、房产商业和重点实事工程3大类,60个项目列入重点跟踪服务项目。开发区还着力破解“时间长、材料多、环节多、盖章多、收费多”等“一长四多”问题,通过取消审批、减化审批和备案登记等多种方式大幅减少行政审批环节。今年1至6月,开发区新增企业2333家,全区市场主体数量超6万户,其中企业35176户。
企业报建辅导专题座谈会
高质量发展既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作为营商环境指数测算内容之一,开发区持续推进产城融合,提升城市品质、优化生态环境,编织高质量发展的“软环境”。
上半年,开发区精心打磨青阳港城市客厅、夏驾河科创走廊、蓬朗老镇产业街区规划,稳步推进25项市重点实事工程,加快实施156个基本建设项目,拆除各类违法建设44.6万平方米,为发展腾空间。
深入推进“美丽昆山”建设,完成33项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程,有序推进夏驾河景观带湿地公园等一批重点民生项目。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471家企业雨污管网改造工程,推进长运电子等3家企业中水回用工程,对140家产废企业开展规范化检查。建立河道水质动态治理机制,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新增绿化面积42万平方米,完成闲置地覆绿36万平方米。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加快农贸市场、公共厕所改造,持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蓬朗老镇产业街区规划效果图
夏驾河景观带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