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刚刚召开的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强调,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蓝图,把握好"全面性"和"高水平"两个基点,扎扎实实做好全面小康的决胜收官工作。"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好不好,首先看住房"。为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推动苏北各地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尽最大努力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江苏广电总台联合苏北五市电视台推出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奔小康 看住房——苏北五市农村行》。
连云港市在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中,尊重农民意愿,坚持规划引领,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让更多农民群众住进新居留住乡愁。
【赣榆小芦山村:特色规划留住乡愁】
连云港台记者王强:“我现在就是在连云港市赣榆区的小芦山村,这里绿树环绕、鲜花遍地,村庄还保留着传统的青砖红瓦,小芦山村在突出村庄地理人文特色的同时,进行民房改造,加快公共配套设施建设。”
小芦山村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的东部,改造后的民居依旧保留着传统村落的特点,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着独特的韵味。在推进农民住房条件改善过程中,这里规划之初就结合特色田园乡村特点,从布局、住房设计、特色打造等方面下足功夫。当地投入近三千万元,进行户厕改造、道路硬化、雨污分流等配套设施建设。
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小芦山村村民:“我们庄房子也刷新了,水泥路也修好了,住在这个庄上很舒服了。”
连云港市赣榆区政协副主席、黑林镇党委书记马秀云:“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集农耕展示、农家作坊体验、山区民宿、蔬果采摘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农业村。”
像小芦山村这样的新型农村社区项目,连云港市共有72个,计划投资151亿元,目前正在加速实施推进。为了让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依,连云港在参考省农房设计方案图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编制形成房屋类型丰富的农房建设图集,20多套房型可供农民群众提前自主选择。同时各县区、各板块统筹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提高规划设计水平。目前一批特色鲜明、错落有致、生态环境良好的农村新型社区正在加快建设。
【部分县区投入不均衡 保障不到位】
记者走访调查中也发现,目前,农民群众改善住房条件的意愿十分迫切,但启动项目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各县区投入不均衡,有些地方相关政策保障不到位。针对这些问题,连云港建立市领导挂钩县区、党政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强政策沟通,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同时,把农房改善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严格考核问责,确保全市超额完成1.6万户省定农房改善目标,建成72个新型农村社区项目,11月底完成4347户农村危房改造年度任务。
连云港市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政策保障组组长孙宜志:“全面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圆满完成省定任务,尊重农民进城入镇留村意愿,根据用地需求,全力推动镇村规划与用地规划无缝对接,加快用地指标审批办理,强化资金支持,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时空短评:农村住房改造亟待责任压实】
农民想住什么样的房子?愿意搬进什么样的新居?连云港在推进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美化村居设计,提升乡村规划,把青砖黛瓦还给乡村,让村庄留住乡愁。但同时也存在各县区项目推进效果不平衡,进度情况滞后于群众需求等问题,各地要找准"问题"导向,做好"顶层"设计,履行好各自主体责任,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
(报道/王伟宇 殷地楼 供片台/连云港台 编辑/李明洋 朱一普)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