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5个邵伯湖!盛夏最宝贵的水资源,就这样源源不断从扬州北上

2019年08月04日 15:59:57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从7月20日以来,扬州市每天向淮安、白马湖、宝应湖送水流量400立方米每秒以上,日均送水3500万方。截至今天上午10点,江水北送总量达5.25亿方,相当于已送走了5个邵伯湖的水量,有力纾解了淮北旱情。

  今年5月份以来,淮北地区持续干旱无雨, 洪泽湖基本干枯,省防指及时启动了苏北地区抗旱IV级应急响应。作为江水北送的输水廊道的京杭大运河,恰好经过扬州市江都、高邮、宝应等沿运灌区;而此处数百万亩的高产良田,也急需水源灌溉。扬州人民顾全大局,不争不抢,不“近水楼台先得月”,开源节流, 既为淮北抗旱作出了最大的努力,也保证了自身农业灌溉用水的需要。

  严控引水口门

  确保调度指令执行到位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当前抗旱工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作出批示指示,要求必须采取一切措施,全力支援淮北抗早。

  市防指派出3个沿运抗旱工作组,分赴江都、高邮、宝应三地督查指导抗旱工作,同时沿运县(市、区)和乡镇领导也分赴抗旱一线调研指导,确保了抗旱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市防办第一时间将省下达的江水北调沿线地区抗旱应急供水调度计划下达给县(市、区),各地及时制定分配到各口门的用水方案,实行轮灌措施,厉行节约用水,坚决执行省应急抗旱水源计划。江都、高邮、宝应按照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规定,压实用水管水责任制,严格执行省下达的沿运地区供水调度计划和调度指令。

  宝应县严肃纪律抓落实,会同省水文局扬州分局排查水源流失原因;采取保生活用水、补农业用水并兼顾城区生态用水的思路,将省下达的抗旱应急供水调度计划下达至各引水口门,同时加强水资源管理,采取“扎裤脚子”的方式,管好退水闸洞,查堵流失,杜绝水源流失。

  高邮市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当前抗旱形势和沿运灌溉用水管理要求,并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抗旱应急用水及大运河堤防涵闸工程安全运行巡查工作的通知》,加强沿运闸洞用水管理,严肃用水纪律;全市上下提高政治站位,严格执行上级防指指令和省、市防指分配的流量,确保不抢水、不无序用水,加强引水口门的启闭监督,将用水计划现场和网络公示,严肃用水纪律,接受公众监督。

  江都区加强堤防巡查,区防指对高水河、历史险工患段落实专人值守和24小时巡查,遇情况及时报告、及时处置,支持淮北抗旱用水,把保证江水安全北送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政治担当,确保送水生命线安全运行;19日晚10时江都区巡查发现高水河人字坝段堤防出现渗水情况后,及时向省、市防办报告,立即派员现场驻扎防守,并调配防汛物资进行处置,确保江水北送安全。

  开足机泵翻水

  确保本地农灌用水需求

  当前水稻正值治虫用水集中时期,为严格执行省防指指令减少运河用水量,沿运各地加强水源调配,全面开启补水泵站向沿运自灌区供水末梢地区供水,尽最大可能减少利用大运河水源,确保京杭大运河按省下达的外调用水量向北调水。

  宝应县组织动员群众及时开展生产自救,自行安排机器、泵站提水灌溉,已累计抽水2500多万立方米,最大程度保障本地农灌用水需要,同时加强田间用水管理,减少水源流失和浪费,采取一切措施保证农灌需要,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抗旱效益。

  高邮市全面开足机泵翻水,组织各镇村突击清浚内部引水河道,架设临时灌溉流动机泵,动员社会力量利用各种水源进行补水,在削减运河用水量的同时,保证了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已累计抽水2800多万立方米。

  江都区北部沿运地区,原本是灌溉水最为充沛的地区,也出现了各村齐动员,各类抽水机全部上阵抗旱的场景。沿运灌区管理处主任马勇告诉记者:原本需要每秒35立方米的流量,才能基本保障灌区数十万亩稻田的用水,目前被压缩为每秒7立方米,供需矛盾太大了。区沿运灌区火速出台应急调度方案,重新调整沿运灌区的轮灌计划表。他表示,通过“先远后近,先高后低”科学调配,也能让几十公里外的渠道末端地块喝上水。目前,灌区采取轮灌作业,通过沿线闸门调度,让距离运河最远和地势最高的地区先灌溉。

  记者看到,通过充分利用有限的流量,灌区管理处逐步拉高水位,通过“高水猛灌”的方式,一块地一块地进行作业。据介绍,这是自灌管理处总结出最节水的方式。如今,每天只开1-2条支渠进行补水,鼓励各村组织和发动广大农户用小机小泵利用村庄河塘进行应急补水,积极应对旱情,已累计抽水2500多万立方米。

  根据上级统一调度,为保江水北上,扬州沿运各地扎紧闸门严格管控沿运用水,把盛夏里最宝贵的水资源,源源不断地送往北方。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