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 • 红色家书|除了能作战报国的人外均不宜来——朱德致前妻陈玉珍

2019年08月04日 11:00:49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开栏语】系列音频《初心之红色家书》,精选革命前辈和先烈写给家人的30封亲笔书信,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当家播音员、主持人为您倾情朗读,生动解说家书背后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让我们回到那个红色的年代,一同感悟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

  本期家书背景介绍:

  朱德与陈玉珍1917年在四川南溪县结婚。南昌起义后,朱德被国民党通缉,从此与四川家人失去联系。直到国共第二次合作,他试探性地于1937年9月5日写了封家书托陈玉珍的弟弟陈平南转交。陈玉珍于9月12日给朱德写了信,这是朱德在山西抗日前线给陈玉珍的回信。老家一切事务都有赖陈玉珍打理,朱德对她的感情是敬重的、感恩的。

  写信人:朱德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收信人:朱德的前妻陈玉珍

  时   间:1937年9月27日

  地   点:山西抗日前线

玉珍:

  九月十二日的信于九月廿七号在前线作战区收到,知道你十年的苦况,如同一目。家中支持多赖你奋斗,我对革命尽责,对家庭感情较薄亦是常情,望你谅之。我的母亲仍在南溪或回川北去了,川北的母亲现在还在否,川北家中情况如何?望调查告知。庄弟及理书、尚书、宝书、许明扬等,现在还生存否,做什么事,在何处?统望调查告知,以好设法培养他们上革命战线,决不要误此光阴。至于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苦之人无妨多来。我们的军队是一律平等待遇,我与战士同甘苦已十几年,快愉非常。因此,无论什么事都可办好。昨廿四五两日,我们的八路军参加上打了几个小胜仗,夺得大炮一门,弹两千多发,战车七十四辆,打死敌人千多个,俘二百多,得军用品很多,全线士气为之一壮。如各军都同我们一样,那就不难打退敌人和消灭敌人。平南飞陕尚未见面,是否来山西还不知道。以后不宜花去无用之钱来看我,除了能作战报国的人外均不宜来。我为了保持革命军队的良规从来也没有要过一文钱,任何闲散人来,公家及我均难招待。革命办法非此不可。家庭累事均由你处置,我从不过问。手此致复。并问

  亲友均好。

  朱德

  九月廿七日

  朱德与陈玉珍1917年在四川南溪县结婚。1927年南昌起义之后,朱德被国民党通缉,从此与四川的家人失去联系。直到国共第二次合作联合抗日,他试探性地于1937年9月5日写了一封家书托前妻陈玉珍的弟弟陈平南转交。陈玉珍于9月12日给朱德写了信,这是朱德给陈玉珍的回信。

朱德写给前妻陈玉珍的信

  信中提到的“我的母亲”指的是朱德的养母刘氏,朱德两岁时过继为伯父朱世连、伯母刘氏为子,1934年刘氏曾去四川南溪县,由陈玉珍赡养。“川北的母亲”指的是朱德的生母钟氏,住在川北仪陇县。朱德对两位母亲十分挂念,后来得知两位母亲健在但生活困难,他在1937年11月6日给陈玉珍的第三封信中,特意嘱托陈玉珍变卖南溪所有书籍及部分产业,接济两位母亲。

  同年11月29日,他又专门写信向此时在泸州以开药店为生的旧日老友戴与龄求助,信中说:“惟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贰佰元中币速寄家中朱理书收。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作捐助吧。”作为八路军的总司令,从来没有要过一文钱,以至于没钱赡养母亲,不得不让前妻变卖家产,不得不求朋友捐助,令知其事者无不动容。而这也正是朱德之“德”的生动体现。

朱德、陈玉珍在泸州的结婚照

  朱德对陈玉珍的感情是敬重的、感恩的。

  四川老家中的一切事务都有赖陈玉珍打理,陈玉珍还将朱德与萧菊芳所生的儿子朱琦视为己出,抚养成人。朱德对于自己“因对革命尽责而对家庭感情较薄”心有愧疚,希望陈玉珍谅解。

  信中提到的庄弟是朱德的弟弟朱代庄,理书是朱德的侄子,尚书是朱德的侄子、养子,宝书是朱德的儿子(又名朱琦),许明扬是朱德的外甥。他希望他的这些男儿亲人都能够培养上革命战线,为国出力。

  在信中,朱德还写道:“至于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苦之人无妨多来。” “除了能作战报国的人外均不宜来。”一个“无妨多来”,一个“决不宜来”“均不宜来”,无不展现出朱德作为一位革命领袖的伟大气魄和卓越人格。

在华北抗日前线的朱德

  信中提到的“几个小胜仗”,其实包括1937年9月25日的平型关大捷,是役八路军115师伏击日军,歼敌精锐板垣师团第21旅团一千多人,缴获了大量物资,是全面抗战后的第一个大胜仗,大大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朱德在信中也难掩激动之情,对此战的战绩作了详细介绍,并乐观期待“如各军都同我们一样,那就不难打退敌人和消灭敌人”,表达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本文内容来源/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编辑/蔡恋晓)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