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寻访江苏精神谱系 铁军精神:红色基因 血脉传承

2019年08月03日 18:46:28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941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后,新四军新军部在盐城重建。如今,新四军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铁军精神深深扎根在了盐阜大地,成为推动盐城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的强大力量。

  [盐城泰山庙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常有一位老人造访。老人名叫刘则先,今年94岁。1941年,17岁的刘则先加入新四军苏北文工团,正是在那一年,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

  盐城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丁江河:“这组群雕是新四军重建军部的5位领导人:刘少奇、陈毅、张云逸、邓子恢、赖传珠。新四军军部重建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到底,绝不动摇的坚强决心。”

  重建后的新四军尽管缺衣少食、武器简陋,却凭借着"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铁军精神(可加字幕),坚守在敌后战场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新四军老战士  刘则先:“我们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是比较艰苦的,但是我们对艰苦好像习以为常,倒是一种乐趣。我们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就是我们因为有着对共产党的一份信念,为共产党奋斗,再艰苦也是乐意的、高兴的。”

  因为信仰,视死如归,因为信念,视艰苦为乐趣。受到父辈的精神感召,刘则先的儿子刘小清也参军入伍,并成为研究新四军历史的专家。 

  盐城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 刘小清:“听党指挥、执纪严明、维护团结、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服务人民,在盐城的发展历史过程当中,我们的铁军精神是一以贯之的,由于有着这样一种铁军精神对我们的激励和鼓舞,所以我们才有这样的干劲。”

  在刘小清看来,历经时间磨砺的铁军精神不仅没有褪色暗淡,反而愈加熠熠生辉,成为盐城地域的文化根脉。在盐城,有248处红色遗址遗存,128个以烈士命名的镇村……随处可见的红色印记见证了铁军精神;如今,铁军精神又在盐阜大地传承延续,写下一个又一个生动实践:上世纪90年代,盐城大丰的淤长型海岸被认为是"建港禁区"。但盐城人没有放弃,花费8年时间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

  克服资金、技术短缺等重重困难,盐城人成功唤醒了沉寂千年的海岸线。如今大丰港已成为中韩贸易干线港,助力盐城从经济发展末梢跨入对外开放前沿。

  江苏盐城大丰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陶莹:“铁军精神激励着大丰港人自力更生、不等不靠,谱写出了从‘盐碱荒涂’到‘亿吨大港’的辉煌篇章。”

  从偏居苏北内陆到对接沿海开放,从产业粗放落后到提升发展含绿量……新时期,铁军精神不断汇入时代内涵,为新时期盐城确立的"开放沿海、接轨上海,绿色转型、绿色跨越"的发展路径凝聚起强大动能。

  盐城市发改委综合处处长 陈锋:“铁的作风,铁的精神,铁的担当,已经融入我们盐城发展的主旋律和根基之中。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力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主导产业发展,突破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重点领域,汇集起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强大力量。”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黄蒙、张正、冯水清、周雷、沈杨、杨时盛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