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张嘴不出声”的干部被停职,监管更要少一点“表演”|荔枝时评

2019年07月29日 14:18:03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朱昌俊

  (作者朱昌俊,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媒体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了《校园里的“假水泥”》节目,河南鹿邑一学校使用了来自山东枣庄的某品牌水泥,发现水泥一捏就碎。记者在采访中,正好遇到了来自山东枣庄的问题水泥联合调查组,带队负责人面对镜头,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只张嘴不出声”。7月28日晚间,枣庄市台儿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消息称,这名干部已被停职。

  先有凝固后的水泥可被徒手捏碎,后有参与调查的官员镜头前“表演哑语”,这个“假水泥”事件自曝光后,因为多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细节而在舆论场上“火”了几次。目前,这名“只张嘴不出声”的官员已被停职,厂方也主动找到学校协商赔偿,双方已达成协议。

  但到这一步,这起事件仍难言划上句号。

  首先是关于“假水泥”的去向问题。根据台儿庄区政府披露的信息,问题水泥共有200吨,其中50吨被河南鹿邑经销商张某某购买,25吨直接销往志成实验学校,另25吨张某某自述自行使用(因张某某目前已失联,无法取得自行使用的确切用途);其余流向江苏、安徽的150吨水泥去向已查清。从这个披露来看,目前至少张某某自述自行使用的25吨水泥,仍然流向不明。但是,私人使用25吨水泥的情况极少见。问题水泥事关工程、建筑安全,这个问题不能因为当事人失联,就此成为一个“糊涂账”。

  进一步言之,该水泥厂所生产的水泥,真的仅有被发现的这一个批次的200吨有问题?有此疑问,并非“有罪推定”。此前媒体报道,2017年11月,枣庄市质监部门曾在抽查中认定,该公司生产的水泥产品质量不合格;2018年,该公司还曾因水泥质量问题遭到起诉。也就是说,从2017到2019的连续三年时间里,该企业都被爆出水泥质量问题,这尚只是被公开确证的问题。对这样一家质量问题缠身的企业的处理,恐怕还需要深挖一寸。

  其次则是当地监管部门在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还有待厘清。要知道,即便是没有“表演哑语”这个插曲,台儿庄区市场监管局在没有与鹿邑当地官方通报的情况下,跨省带队到事发学校抽样,这种操作是否规范,其背后又是否存在非正常的利益驱动,难免让人联想。并且,此前已经来取样过,为什么又要二次取样?如果真系正常履职,有什么“内幕”不能大大方方向社会公开?若真系对企业造假“零容忍”,又何以要等到其它地方的监管部门出示鉴定结果后,再来进行抽查?可见,在镜头前“表演哑语”的官员固然该问责,但不应该只是追究个人责任,而对当地监管部门在整个事件中可能存在的失范毫无反思。

  一家企业受利益驱动而不惜造假,这还并非最可怕的事。最糟糕的是,地方监管部门对企业造假之事的处理“拎不清”。这本来只是一家企业生产劣质水泥最终被发现的事件,按说只要学校方面通过正常渠道反馈,两地监管部门正常履职,就完全可以解决。最终一波数折,不仅数个月未得到处理,还将监管部门的公信力也“绑架”到其中,着实堪称是一个负面的管理样本。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学校方面要维权、社会要“真相”,结果却这般复杂,其中的责任显然不是一家企业和一名意外“走红”的官员所能够完全“交代”的。

  一定程度上说,那位“表演哑语”的调查干部,在镜头前戏精附体的滑稽一幕,更是对某种“装聋作哑”的监管态度的隐喻。舆论围观后,要追责一位“态度不积极、不端正”的官员不难,难的是,如何真正挤出市场监管中的“表演”水分。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