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文艺课|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护色?

2019年07月26日 13:51:32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一位宁波高速收费员的“职业假笑”在网上一炮为红。

  在视频中,收费员穿着白色衬衫,坐得笔直,转身、收费、找零、说谢谢、点头,

  嘴角上弯,露出8颗整齐的大白牙和憨厚可掬的笑容,一路目送来往车辆,

  动作麻利、一气呵成,

  只是眼神飘忽不定,与车主没有交流,

  仿佛一个么得感情得微笑机器,

  让网友直呼这简直是“中国版的假笑男孩”!

  笑,本是人的一种面部表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渐渐有了新的含义。现如今“笑”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与身体语言,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意义。

  不知何时,“微笑”涵盖了两个南辕北辙、自相矛盾的意义。笑从单纯地展现开心愉悦的表情,变成了“我想吐槽但我不说”、“醉了”、“无语”、“鄙夷”的标志,表达了与“开心愉悦”刚好相反的态度。

  而Emoji中的微笑表情在聊天中也早已失去其原本的意味,可以用来表示生气、嘲讽,不爽、结束对话,还能用于怼人。不过严正声明,这里仅仅限于日常在网上冲浪、熟悉各种网络暗语的年轻朋友们,但不包括老一辈网民选手!

  新老网民之间常常因“表情代沟”而发生一系列让人啼笑皆非的聊天内容:

  所谓代沟:他看不懂我的表情包 我读不懂他的“呵呵”。

  与长辈聊天,建议保持微笑,放松心态,反复使用,保准聊天全程不尬!

  随后,各种“假笑”表情包流行起来,在各路网友的调侃声中笑的含义更加异化,负面意味更加明显。

  “我的笑不是笑”,笑仿佛成了成年人之间礼貌又疏远的面具,连邓紫棋也不经发问: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护色?

  笑,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情绪判断,人们需要结合语境去揣摩其背后的真正内涵。今天课代表就围绕“笑“做一个小科普吧~

  微笑传播的历史

  微笑是人类身体表情的象征性表达,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希腊人认为, 激发生命的能力是由笑声引发出来的。据远古的亚当和夏娃神话中说 ,夏娃总是伴随着爱的高潮爆发出一阵阵笑声。夏娃是大地上第一个发现微笑这个奇妙生命信息的人, 并因此而彻底改变了人类爱与生活的环境 。

  亚里士多德对微笑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思考,认为一切生物中只有人类才会笑

  宗教认为,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对于人的身体所反应出来的微笑表情是不严肃的。微笑被看作是异教之趣,它会激起对于信仰的疑虑。基督教会甚至认为,谁微笑,谁就没有准备好与心灵中存在的恶抗争,谁就缺乏虔敬性。

  到了16世纪末期至 17世纪,新教对微笑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认为神圣的微笑刻画了人类、诸神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这种笑有助于维持神、人等级,把人置于他们自己与神圣存在相关的位置上,使世界变得有序。微笑作为教徒们身体表情的固有部分不仅是生动的 , 而且更能激起教徒的宗教感情。

  “一部严肃的好的哲学著作, 可以完全用笑话来写成。”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这个评注道出了西方社会中强烈的狡诘与幽默的文化传统

  弗洛伊德对狡诘的诙谐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诙谐中的笑是一种指向人类无意识和前意识的妥协而形成的符号。换句话说, 笑已经不再是属于身体或者大脑的笑,而是心灵直觉中的潜意识的微笑

  符号学家巴赫金全面讨论了 16世纪欧洲民间“笑”文化的进化发展 。巴赫金发现,任何一个个体的身体不能表达狂欢快乐 ,它只能在人们的群体中才能得到恰如其分的表达身体选择的偏向。在巴赫金看来, 狂欢式的笑是对难以得来机会的赞赏,也是对过去生活方式的否定

  美国行为生物学家卡多索发现 , “社会统治者,从老板到部落酋长,都使用笑来控制他们的部下 。笑可能是一种通过控制群体感情氛围来表达权力的方式。”这正如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所告诉我们的,身体是权力自我实现的最佳场所。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马文·海切特和玛丽安 ·拉 ·弗朗斯的相关研究结果也显示, 在面对主管和上级时,无论是在气氛友好的前提下 ,还是在不友好的紧张气氛中,下级人员都会面带微笑 , 而主管和上级人员在下级面前,只会在气氛友好的前提下才会露出微笑

  研究还表明, 无论是社交还是在职场交往中 ,女性微笑的频率远高于男性 ,无形中就使得微笑的女性,在面对不苟言笑的男性时居于弱势或下属的地位。有人甚至认为, 正是因为女性笑得更多 ,所以长久以来她们才会一直被置于男性之下的从属地位。

  中国古代笑的文化内涵

  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笑” , 有着不同的文化蕴含 , 表达着不同的传播价值。几千年来泱泱中国文明史中的“笑”表情, 既保留在各种雕塑、壁画以及出土文物的形象之中, 也传诵在诗词歌赋等等文学作品之中。

  目前,中国古代可考证的最早的微笑,是出土于甘肃天水柴家坪的一件仰韶文化时期的人面塑像。这个风格细腻的塑像双颊丰满, 下颌略尖,小眼微张, 上翘的嘴唇显著地刻在塑像上面, 优美的嘴唇弧度如同拱桥, 让面部因为微笑而生动起来。

  (甘肃天水柴家坪人面像)

  商周以后 , 文字记载中的微笑表情逐渐增多。《诗·淇奥》中写道:“有匪君子, 如切如瑳, 如琢如磨 ”。 “瑳” 的意思为开口而见齿, 其齿参差不齐而微笑。这种微笑是当时女子很有风度的一种美的标志

  (露齿菩萨像)

  《诗·硕人 》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来描写庄姜的美貌。这里的“巧笑”是指龋齿笑, 即凿掉部分牙齿以后的微笑,古人认为这种断齿之微笑很美。

  (先秦卫庄姜)

  中国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 为博得褒姒的回眸微笑, 竟用烽火戏弄诸侯 , 结果因微笑而亡国。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礼记 ·曲礼上 》以制度的方式规定 “不苟訾, 不苟笑 ……惧辱亲也” 的要求 , 即不得随便露出笑容。其还规定 : “笑不至矧 , 怒不至詈。” 即父母生病期间, 言行要谨慎节制 , 不能笑而忘形。

  汉景帝的陵寝称为阳陵, 是目前发掘最深入的西汉帝王陵。阳陵汉俑五官端正, 表情愉悦、慈祥、安闲。尤其是出土的女俑面庞丰润、长相俊美, 汉代女性的温柔、贤淑、娴雅、俊秀的本性在含情脉脉中尽显无遗。而且所有女俑都具有静而窃喜的神态,赋予观者以强烈的感染力。

  (汉景帝阳陵女俑)

  东晋时有位高僧法号慧远,交游广泛,与很多名士都有往来。相传他曾住在庐山西北山麓的东林寺中,潜心研究佛法,为表示决心,就以寺前的虎溪为界,立一誓约:“影不出户,迹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桥。” 一次 , 慧远与道士陆修静 、 儒者陶渊明畅谈后送他们下山 , 意犹未尽, 不知不觉就过了虎溪 , 待老虎吼叫后才发觉。违背了自己的誓愿, 本来应该是个尴尬的时刻, 但是三个人并没有感到恐慌 , 反而呵呵呵地微笑起来。

  “虎溪三笑” 作为唐宋时期三教合流背景下的产物 , 生动地显示了儒、释、道三大文化和合交流走向圆融的大趋势。这个微笑故事引发了后来大量文人墨客的诗作和画作。

  (虎溪三笑图)

  苏轼一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包含着天地永恒而人世沧桑的无奈和自嘲。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慨良多,更让作者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情不自禁的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惋。

  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将杨玉环的一颦一笑的妩媚动人之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表现了李白的踌躇满志和“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迈气概。

  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则展现了诗人豪放奔放的感情、视死如归的勇气以及内心深处隐藏的悲愁。

  笑是喜欢、关爱、尊重等美好情感的表达,是情动于衷而形于外的自然流露。“笑”作为社会文化的符号,不仅仅是人类本身固有的面部表情,更是特定历史与人文发展的产物。它不仅流露了人类情感的真诚喜悲,还作为一种特殊语言成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互动的纽带。

  如今,假笑已经成为每个人都会的一种表情,毕竟在现实生活中,谁都避免不了几次“职业假笑”。

  面对媒体,演员的长期微笑也会僵硬。应采儿坚持不住尴尬的微笑,在扭头的瞬间顿时变脸,还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但是当重新回过头的时候,脸上又浮现了一个大大的假笑。

  在马云爸爸吹牛的时候,本应有着良好表情管理的主持人撒贝宁也管控不住自己内心的无语,露出自然的假笑。

  在气温已是零下的冬天,年仅8岁的Gavin穿着单薄的衬衫和长裤冻得瑟瑟发抖。但在走红毯的时候,一看到聚光灯,他就开始卖力的假笑,承受了他这个年纪不该有的优秀。

  面对全世界都在假笑的现状,人们并没有感觉到虚伪,也没有想要拆穿,因为谁都明白在假笑之中,有无奈、妥协,身不由己,也有礼貌和体面;在假笑背后,是每个负重前行的人们生活的艰辛与不愿意表露于人前的悲喜情绪

  那你的笑呢,是真正的快乐还只是你穿着的一条保护色?

  (扫码入,带你飞)

  荔枝新闻专稿:实习记者/陶书雅

  参考:《中国表情:古代微笑传播的文化内涵》、《西方微笑传播中的身体表情与心灵符号》、百度百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