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据生态环境部消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对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上海青浦工业园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连云港徐圩新区)和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等4家园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情况进行了验收。根据专家验收意见和公示情况,经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科技部研究,决定批准上述4家园区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什么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家工厂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模拟自然系统,在产业系统中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寻求物质闭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
十年坚守 盐碱滩崛起绿色高地
绿色,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
示范区要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必须改变一些传统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式。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徐圩新区)建区伊始,新区的目标定位就不是一个只做GDP的园区,它所追求的绝不仅是经济总量,而是在江苏沿海树立起现代化园区的建设标杆。
《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徐圩新区)建设发展规范》、《徐圩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徐圩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十年来,十余个“绿色”专业规划和专项研究相继完稿,科学确定了规划布局、产业、基础设施、安全环保、公共平台、合作机制等6个方面的标准化体系,并将其作为新区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示范园区的纲领性文件,从顶层设计上为绿色园区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样本依据。
项目集聚,坚定打造绿色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十年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徐圩新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重化工产业基地,而是走一条生态、环保、低能耗的循环经济道路,把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建设美丽徐圩。
聚焦项目之大,更攀产业之新,打造新增长极,徐圩志存高远。
盛虹炼化、中化国际、卫星石化、东华能源......近年来,一大批环保技术领先、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中”字头企业和民企巨头前来徐圩投资考察落户,总投资接近千亿元。伴随大工业项目争相进入的,不仅是大规模投资建设,生态环保也落到了实处。新区石化产业园瞄准国际水平和世界一流水平,通过智能化系统,进行严格的控制。斯尔邦石化在建设之初就把循环经济打造融入规划,建设水处理站循环水场排污水处理系统,每年节水量可高达189万吨。
创新坚决,绿色“智慧”完美融合
“生态、智能、融合、示范”。新区从成立那天起,就确立了八个字发展理念——浓缩成一个词,那就是创新。
十年建设开发,生态创新理念已深深镌刻在新区发展的每一步。
每个来过徐圩的人,都感叹新区对于生态绿色的追求与执着:建设节能环保展示馆,见证徐圩新区的绿色发展之路;打造22平方公里的节能环保科技园,加速先进节能环保科技成果在新区开花结果;组建成立节能环保产业设计促进中心,推进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
坚守底线,打牢生态立区发展根基。历史经验表明,发展不等于索取透支生态,不等于产业布局的盲目扩张,不等于企业利润的片面追逐——徐圩人深知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的“名片”,在招商引资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项目建设引领绿色发展,不只是简单守住“环保底线”。开发建设十年来,招商选资是徐圩新区不变的工作主线,吸取别人所走过的“先发展后治理”的经验教训,坚持“宁留空间,不留遗憾;宁可慢些,但要好些”的科学发展原则,把绿色、生态、循环、集约作为项目建设发展方向,着眼长远和可持续发展。
永恒追求,“绿色理念”走向“绿色实践”
绿色发展永远是徐圩的目标追求,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已渗透到新区发展的各个领域。
在新区最新的规划版图上,大面积的绿色板块格外显眼,利用区内河流、省道和生态湿地构建绿色基底,让四大绿心点缀其间,成为产业功能区的自然隔离,为临港产业发展提供绿色屏障。
2016年起,新区着手启动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集消防指挥、医疗救援、防汛抗灾、应急疏散功能为一体的新区应急救援基地等一批海绵型建筑全面开工建设,由点成线、由线及面,使水源得以涵养,使田园得以保存,使生态得以循环。
在保护好原有生态基础上开发,同时,通过开发让新区的生态功能更加健全。
(来源:江苏广电连云港中心站/吴斌 通讯员/王从帅 编辑/秀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