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特报专稿/记者 张贺 张健 董雯 编辑/周诗婕 视频包装/权廉程
最近沪上人民每天都要接受“你是什么垃圾”的灵魂拷问。
不过,比起“你是什么垃圾”的前端分类,“垃圾分类的意义何在”——才是垃圾分类的终极问答。
今天,荔枝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上海市徐汇区梅陇三村小区。在这里,进击的主妇正在改造进击的垃圾,原来垃圾可以这么好看↓↓↓
【绿主妇手中废弃的牛奶利乐包:家具、工艺品】
上海市徐汇区梅陇三村绿主妇创意工作室成员诸萍向荔枝新闻介绍道,“我们从2010年开始就带着居民垃圾分类。回收的三种垃圾是卖不了钱但是每天生活当中家家户户都会产生的三种垃圾:马甲袋,牛奶利乐包饮料盒和带外包装的硬塑料。这三种垃圾如果扔掉就是垃圾,但是如果回收以后循环经济再利用,就是资源”。
在工作室的现场,随处可以看到绿主妇们用垃圾做成的物品,比如用垃圾分解后的塑料粒子做成的柜子,用牛奶利乐包做成的购物筐,用废弃塑料做成的工艺品等等。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绿主妇们用垃圾做成的工艺品
绿主妇们用垃圾做成的工艺品
诸萍表示,“这些塑料垃圾掩埋后不会降解,焚烧后会对大气污染,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处理,反而实现了重生”。
荔枝新闻了解到,“绿主妇”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于2011年5月,最初成员为梅陇三村的一群女性志愿者。多年来,她们发动居民积极投身家庭可再生废弃物回收再利用行动,回收、节约各种资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区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梅陇三村居民区,“绿主妇”志愿服务团队就回收了数十吨饮料盒、塑料袋,回收废旧衣物逾25吨。
【厨余循环:让居民看到闻到吃到的美好体验】
塑料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那么厨余垃圾呢?
荔枝新闻了解到,去年五月份开始,梅陇三村小区引进了两种处理湿垃圾的设备:一台有机土型厨余垃圾处理机,一台消灭型厨余处理机。
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有机土型厨余垃圾处理机的处理,厨余垃圾可以转换为有机土壤。
“烘干就可以成为肥料,养花种庄稼都可以”,上海市徐汇区梅陇三村厨余垃圾处理工作人员说。
其同时介绍道,“消灭型厨余处理机可以通过添加菌种,加热后将98%的固态型厨余垃圾处理成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液体,形成小区内的湿垃圾循环链”。
上海徐汇区凌云绿主妇环境保护指导中心总干事苗飞欣喜地表示,“这些机器将社区的湿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起来,能让居民意识湿垃圾的处理方式。同时,我们还会以月为单位,带领居民去周围的农场看这些厨余所产生的肥料去种植的绿色蔬菜,绿色水果。居民看到了闻到了吃到了,从而对厨余循环的意义理解更深刻了,加大了厨余循环的参与力度”。
上海徐汇区凌云绿主妇环境保护指导中心理事长尚艳华也表示,“生活垃圾分类看似小事情,实则大文明。通过分类,让我们这一方老百姓秉持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方式,也养成了从身边小事做起的习惯。这是一个城市居民应该具备的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
侬能拎得清伐?戳看上海阿姨的垃圾分类体验↓↓↓
以上就是荔枝新闻记者今天从上海发回的报道。明天,记者还将持续驻守上海。
为什么要进行如此严格的垃圾分类?分类过的垃圾最后去了哪里?——垃圾分类的终端去向,荔枝新闻将持续关注。
(荔枝新闻专稿,转载请注明来源)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