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深夜被暴打,安全不能只靠全网目击追凶|荔枝时评

2019年06月26日 11:24:51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马青

  (作者马青,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南京广播电视集团首席主持人;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6月24日晚间,“女子深夜遭男子殴打扒衣拖走”的监控视频引发公愤。视频里看到,一名深夜独行的女子突然遭遇对面走来的男子袭击,而且是对头部重击,拳打脚踢,招招直奔头部,撕扯衣物直至拖离视频监控区域,场面可怖,令人毛骨悚然。

  视频情景发生在6月22日凌晨,大连甘井子公安分局华东路派出所辖区内。昨晚十点,大连警方发布信息称,案件犯罪嫌疑人王某(男,31岁,大连人)被抓获。初步查明,犯罪嫌疑人王某因与其女友感情纠纷情绪波动,酒后于22日凌晨路遇被害人吴某,对其使用暴力并强制猥亵。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我作为一名经常值夜班、上早班的女子,看了视频后浑身不舒服。以后还让不让人好好走夜路了?好在打人者迅速落网,但打人的原因实在让人瞠目——王某和受害者吴某无怨无仇,只是因为自己和女友出现情感纠纷,才于酒后施暴于路人。也就是说,受害的女孩没招谁没惹谁,纯粹是因为那个时间那个地点正好出现在嫌疑人的视线范围,才惨遭毒打。这让人匪夷所思。

  同样匪夷所思的,是一遇到针对女性的暴力事件,就有人劝告女性该如何如何,比如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服之类。可是,在这种陌生人的暴力突袭中谈女性自救,大概只有三个方法:第一,重新投胎,别做女人;第二,学防身术,还得有实战经验;第三,躲家里别出门。其实,有研究证明,街头安全与灯光明暗有关,与街头店面的密集度有关,与人群多寡有关,也与警力分布有关。前两天有消息说,上海警方在治安防范上调动全社会力量,把小区门卫、单位门岗都变成警力的延伸,让深夜行走的人们每隔五分钟就能找到一个治安点。    

  城市的深夜安全当然不能靠受害者自己的拳头。那么,靠什么呢?回溯一下这起案件,会发现这次破案靠的是全网追凶。24日晚间视频在网络热传,引来绵阳网警在微博上发声:“今晚不睡,若有线索,请发于评论区。”然后全国网友化身“侦探”,通过视频中的口音、街景,寻找蛛丝马迹。再接着,多地警方接力,公安部新闻中心、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也通过其官方微博呼吁网友转发,共同揪出此人。到了25日中午,大连警方声称,他们在22日凌晨接过一个极其相似的警情,通过监控比对,细节高度一致。下午3点之后,大连警方发布通报确认了两者是同一起案件,被害人吴某(女,29岁,辽宁盘锦人)脸部软组织挫伤,经治疗已出院,但嫌疑人是谁还不得而知。到了晚上十点之后,好消息传来,打人者王某落网,事件似乎尘埃落定。

  这的确是一次经典的全网联动的案例,它的积极意义很明显:第一,搜集线索全面迅速;第二,协同合作效率高;第三,所有信息网上呈现,公开透明,避免了谣言。除此之外,可能还有衍生的价值,比如,激发公众对“管闲事”的热情——冷漠是安全的大敌。再比如,破案速度和效率往往能成功地安抚公众的情绪。      

  但如果认为深夜安全可以依靠全网追凶,可能有些天真了。这次视频引发如此规模的关注只是偶然情况,相似视频并不只有这一回,有的流传之后就不了了之。比如,微博上在大连视频传播之前,也转发过另一段视频,是一个高个子女子在某建筑楼道内被疯狂攻击头部,最后也是被拖拽出了监控范围。但没人知道是哪个社区楼道,也不知道后续如何。微博上有不少人在讨论大连视频时记起此事,但当时,那段视频却只是一个很小的石子,并不曾在浩浩汤汤的信息流中激发出怎样的涟漪。相比而言,大连的这个女孩在不幸中又是万幸的,就像那些偶尔进入全网视线的求救案例一样,“幸运”地得到了舆论力量的加持。在网上,求助被人看到,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性。然而,这类案件和一般性求助还不一样,人们更有理由期待警方的执法能力。“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如果说过去还只能期待天道轮回报应不爽,那么现在,在全网皆记录、无处不监控的时代,这句话越来越成为一句对现实的客观描述。

  这也是为什么网友们对大连警方的通报并不满足的缘故。有人觉得大连警方反应迟钝;有人好奇,为什么舆论一关心,案子就破了呢?究竟这个速度是正常速度,还是靠舆论监督催促出来的?还有人奇怪,视频上打人者穷凶极恶、下手极狠,受害女子怎么会只是脸部软组织挫伤?我们相信,在聚光灯下,大连警方没理由也不会做任何隐瞒,但是信息披露得不充分,只会让网友们各开脑洞。信息缺失,是影响公众安全感的极重要因素,因为未知是恐慌的来源。     

  完善的公共服务,积极的破案态度,细致的信息披露,这些才是深夜安全的倚仗。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