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帅
(作者黄帅,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中国青年报》评论员,专栏作者;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广西南宁二中高三6班学生杨晨煜在高考中取得创纪录的总分730分一事,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评论称:“杨晨煜全家人是小区里的风云明星,爸爸爷爷外公清华毕业,外婆北大奶奶复旦,妈妈上海交大毕业,属学霸之家。”但很快这一谣言就被当事人澄清,该考生表示,父母都毕业于广西本地学校,自己的成绩是努力所得,希望网友不要太神化,也不要乘机炒作。
几乎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一些高考状元的“光荣事迹”都会成为舆论场上热议的话题。但是,早在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强调:“各地要严禁宣传高考状元和高考升学率,一旦发现严肃处理”。尽管相关部门三令五申不让炒作高考状元,但仍抵挡不住广大网友的热情。这份属于极少数人的荣耀,自然能吸引公众的兴趣,尤其是“光荣事迹”细节不够的时候,网友就开始“脑补”了。当然,等真相大白后,这些谣传也会逐步消散。
然而,从传播学上看,谣言并非毫无分析的价值,虽然它并不是事实,却是信息受众想象中的“合理存在”。换言之,这个谣言之所以能流传开来,以至于需要当事人与权威媒体辟谣才能止住,是因为其的确具备一定的受众基础,让一些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在不少人的预判里,学霸就该出自“学霸之家”,不仅父母都得名校毕业,连上数三代的老人也得是高级知识分子,这才符合“常理”。如果事实与之相反,则令人“大失所望”。
这种心理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的普遍认知。似乎教育的代际传递,已经成为不可动摇的关联结构,那种出身于寒门而“逆袭”的故事,越来越不被人看成普遍现象。在其背后,则是公众在教育上的焦虑感。
这一类的焦虑,在社会上普遍流传。不管是各种名目的课外培训班,还是在舆论场上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学区房话题,都是这种焦虑感的外化形式。不少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就自然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当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的差距客观存在时,心理上难以平衡。而相关的新闻的出现又进一步增加了人们的迷惘与焦躁。因而,很多人倾向于在内心用种种理由来为这种差距“合理化”,比如,人家出身学霸家庭。
这种情绪体现在舆论场上,往往就会制造一个又一个“神话”。因此,我们理应冷静看待,审慎视之,不必过度扩大这种担忧与焦虑感。不炒作高考状元,不只是相关部门的要求,也应该成为普通网友的共识。只有当我们能平视这些高考考场上的优胜者的时候,才能拥有成熟理性的心态。一个考生的“成功事迹”,只是其努力奋斗的结果,不必附加过多联想、标签与揣测。与其在他们身上找“存在感”,去炒作那些话题,不如从自己身上找寻前行的动力,做好清晰的定位,把握学业和事业里的机遇,成就属于自己的光荣战绩。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