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老常州的童年游戏,你曾玩过几个?

2019年06月15日 11:23:41 | 来源:常州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跳皮筋 图片来自网络

  曾经,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那些童年的老游戏,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就像罗大佑《童年》中所唱的,“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

  时光荏苒,经典的童年游戏如今已经逐渐消失。来看看,在电脑、iPad、手机游戏出现之前的时代,孩子们到底在嗨皮什么?


摸司哈

  怀念

  他画了一套童年游戏风俗画

  常州民俗文化研究者、画家季全保是一位60后,这几年来,他通过一幅幅图画,生动展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更早的时候,儿童游戏的场景,他说,这些风俗画里,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常州人包括他自己在内的童年回忆。

  季全保回忆,别看过去的孩子没有多少玩具,可那时的孩子玩伴多着呢,而能够数得上的童年游戏,就有二三十种之多。

  比如,搭洋片,也叫搭牌片。就是将用完的香烟壳或花纸头、旧报纸折成或大或小的厚厚的“豆腐干”块,也有从街头小摊上买来的大张洋片。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将洋片反复地往地上搭,使搭下洋片的瞬间产生的风力吹翻另一张洋片,即为赢家。季全保记得,小时候,下午上课时,经常有同学因为玩搭洋片迟到,聪明的老师第一个就是检查他们的书包或者上衣口袋,往往能搜出一大叠洋片。除了没收洋片,还要立壁角。

  现在的城里孩子,暑假可能会去报个陶艺兴趣班,而季全保回忆,他们小时候玩过的乌金烂泥枪,好玩程度绝对不亚于陶艺。男孩子们那时候买不起玩具枪,都是自己做。到学校对面的黄泥坝小桥头的河埂下,或者铁路洋桥北边的芦荡里,那里的乌金烂泥最好,乌得仿佛是用墨汁调和而成。一帮男孩子将乌金烂泥在石板上锤打成方块形状,在上面勾出手枪的外形线,再用小刀沿着外形线将多余的泥切掉,就做成了手枪的雏形。待干后,再用涂了蛤蜊油的蛤蜊壳在上面反复打磨,待表面煞刮锃亮后,一把乌金烂泥枪才算真正做成了。做成的乌亮亮的“手枪”向同伴显摆时别提多得意了,就连晚上睡觉,“枪”也要当宝贝一样藏在枕头边。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一种叫作“官兵捉强盗”的儿童游戏。季全保记得,有一次,小伙伴们相约星期天去青山桥一带玩,当时那里有一座木桥,周边全是弄堂,他们从硝皮尖进入,一直到后湾、西上街,到“培熙小学”回头,各自回家。10多个小伙伴分成两组,拼命地奔跑追逐,个个汗流浃背都全然不顾,不知不觉就两个多小时过去了。一晃已经40多年,当年一起玩“官兵捉强盗”游戏的小伙伴们,现在也都已经过了花甲之年了。


掩蒙蒙(捉迷藏)

  传承

  她教00后女儿“跳房子”“翻花绳”

  在新北区一家外企做行政工作的严佳芬是名70后,说起童年时代的游戏,她眼睛一亮,脱口而出,“太多的回忆了!”

  最让严佳芬念念不忘的是跳皮筋。跳皮筋是那时每个女生的必会技能之一,对于女孩子来说,没有跳皮筋的童年是不可想象的。“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这段跳皮筋时念的口诀,严佳芬至今还能背得出来。

  还有挑棍。把所有棒棒抓在手中,垂直于桌上,放手。棒棒撒开后,将它们一根根地挑起来收回,但不能动到或碰到别的小棒。谁挑回的棒棒越多,谁就是赢家。那时候,也没有谁讲究什么是正宗的棒棒,吃完冰棍剩下的棒子洗干净,攒成一把,就能开玩了,还有人回家跟妈妈要那种短的毛衣针。

  严佳芬回忆,那时候,女孩们热衷的游戏,还有丢沙包、翻花绳等等。其实,好多游戏并不分性别,比如,削水片、轧“脂油渣”、斗田鸡、搭洋片、滚铁环……这些,男女生都会玩。她就曾经跟着表哥表弟们,一起去河滩上掏过乌泥,做过“手枪”。

  严佳芬的女儿上小学五年级,有时候双休日在家,严佳芬会带着她在楼下玩跳房子的游戏,还教会了她翻花绳。“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从丰富孩子的童年生活上,玩一些这样的老游戏都挺好的。”

  做乌金烂泥枪

  推广

  他把童年游戏编进了广场舞

  在江苏省文化厅的云平台上,由常州市文化馆创作的《常州笑脸》系列广场舞,点击播放量已经超过28万人次。常州市文化馆原馆长许建荣是这个节目的艺术指导,他说,很怀念那些已经或正在消失的童年游戏,在他看来,它们也是常州地方文化风俗的一种,应该加以传承和推广。

  许建荣出生于1955年,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我家住在北直街上,我有好多同学住在玉带路、八角井一带,总之都离青山湾很近,那时候一放学,我们就一起跑到河滩边上,搭牌片、滚铁环、弹弹子、掩蒙蒙……你去问问50岁以上的人,只要说起这些老游戏,没有一个不怀有美好的回忆。”

  《常州笑脸》广场舞共6套,包括:《踢毽子》《跳绳》《丢手绢》《跳皮筋》《抓雀子》,各自配有歌曲,以及一首主题歌《微笑常州》。《抓雀子》一曲的歌词就出自许建荣之手:“抓雀子丢雀子,文亨桥头玩雀子。抓起一雀子,丢在篦箕巷;抓起两雀子,丢到杨柳巷;再抓三雀子,丢在早科坊,又落觅渡桥……”

  周之泓是《常州笑脸》6首歌曲的音乐总监。作为一名85后,他小时候没有玩过抓雀子,当他了解到雀子是沙子和米做的类似于沙包的东西,便特意去体育用品商店买来了沙包,一抛一掷间找到了灵感:将雀子抛掷的“沙沙”声融入江南韵味的竹笛、琵琶、古筝等丝竹乐中,让人听了倍感亲切,但又颇有新意。

  今年5月上旬,“千年运河情——文化大运河点亮新常州”大型实景演出在文亨桥畔举行,当《常州笑脸》节目一出现,在场的稍有点年纪的观众脸上都荡开了会心的微笑——对喽,这就是我们童年的味道!


滚铁环 

  相关

  那些经典的童年游戏

  经典的童年游戏包括:搭洋片、摸司哈、削水片、轧“脂油渣”、斗田鸡、跳乌龟、套圈圈、啪啪管、掩蒙蒙(捉迷藏)、老鹰捉小鸡、放风筝、弹皮弓、做泥枪、跳房子、翻花绳、东南西北、弹弹子、滚铁环、打陀螺、游戏卡、丢手绢、丢沙包、挑棍、斗蟋蟀、扳麻雀、滚铜板、抓雀子、斗蛋、笃砖头、拍墙头等等。

  看似简单的童年游戏其实并不简单,既锻炼体力,也促进智力和情商发展。比如,“官兵捉强盗”的游戏,运动量很大,而且能锻炼智力,如怎样埋伏、围捕、声东击西等,还要有服从命令、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比如抓雀子,要先将雀子抛向空中,迅速用同一只手抓起桌上的麻将或石子,或翻身、或组合运用,很考验大脑反应速度和动作协调性;比如滚铁环,能够锻炼孩子的眼力、手力和平衡力;比如打陀螺,既是一种健身项目,还能舒缓紧张情绪,等等。

  来源:常州晚报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