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秦建莉 曲美慧 吴悠)6月11日,《黄淮海平原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和《采石宕口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在徐发布,实现了我国园林行业生态修复技术标准“零”的突破,为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支持。
作为全国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徐州曾因过度开采资源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痛定思痛的徐州人果断转型升级,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和生态再造,走出了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之路。
潘安湖湿地、九里湖湿地、金龙湖宕口公园……在采矿废弃地治理方面,“徐州模式”闻名全国,2018年徐州成为全球“联合国人居奖”的唯一获奖城市。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潘安湖湿地考察时曾指出,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对采煤塌陷区整治的有益经验,要注意总结推广。
2018年初,徐州市联合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选取中国范围内规模大、数量多、分布广、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两类典型采矿废弃地——采煤沉陷区和采石宕口,开展了基于徐州市采矿废弃地生态修复治理总结、全国采矿废弃地现状摸底评估与分类研究的技术标准研编工作,形成了《黄淮海平原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技术标准》《采石宕口生态修复技术标准》两部技术标准。
“这两大标准的发布,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王建国说。过去,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领域缺乏完善、系统的技术标准体系,仅在污染治理、土地复垦、植被修复等方面有一些一般性技术要求和准则。两大标准的发布,为我国采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生态修复的目标,不是自然环境的改变,而是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徐派园林研究院院长秦飞介绍,与单纯“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传统生态理念不同,这两项技术标准的制定以“公园城市”理念为指引,强调城市生态修复的目标是为了服务城市居民,最终实现城市生态与经济社会两大系统的统筹协调。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吴红波说,徐州经验值得复制和推广,基于徐州经验制定的两大技术标准,将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其他矿区的生态修复提供技术参考,促进全球生态修复技术的进一步提升。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