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戚宛珺
(作者戚宛珺,“荔枝新闻”特约作者;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6.18”购物节将至,除了年末的“双十一”,年中也多了一个填满购物车的理由。
前阵子,我在公司运营的官方平台上推送了一篇关于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读书笔记。行文流畅,言简意赅,是难得的优质内容,但在这个大数据时代,这篇推送的打开率远没有达到预期。
仔细想一下,其实很有意思。
作为公司领导,希望公号有超高的转化率,读者最好刷完立马一键下单,但本篇的内容就是拆解消费的。作为运营,我们期待转发提高阅读量,但朋友圈是一个展现公共形象的窗口,一个精心搭建的影像,这同样是本篇所揭穿的虚妄。
“消费社会在提示人们:必须把你自己当做物品,当做最美的物品,当成最珍贵的交换材料。”
这样不太中听的大实话,真的会有后台粉丝转起来打脸或不讨喜么?
显然没有。
《消费社会》
听著名哲学家拆解完“消费”,我们就该关了朋友圈,清空购物车,回家躺着看天花板发呆或者干脆去乡间种树耕田、自给自足,那才是双手打造的真实。安妮宝贝改名庆山后的第一本散文集《得未曾有》,就记录四个真实的人物以及他们脚踏实地的生活。
用心做菜,返璞归真,潜心修行,不舍初心,他们与这个急速前进的社会背道而驰,退隐在时代的洪流里。朴素又安逸的生活,心灵的充实与满足,如果用道理讲出来,难免鸡汤。他们不仅口述鸡汤,而且身体力行。
厨师、农民、僧侣、老者,用平凡无奇的身份,讲述自己的故事和生活哲学,温暖、平淡、安静、有力。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调素琴,阅金经。这样的生活方式让读者生出幻想和信念,:物质上不及旁人富有,但精神上绝对是贵族。
《得曾未有》
岁月静好,但终极还要回答一个问题:“钱从哪儿来?”
他们也有另一面,在海南帮朋友经营餐饮的经理,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收藏的摄影师,绘画唐卡结交各国友人的僧侣,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精湛技艺的琴师。他们“有”或者“有过”非常重要的社会身份,而社会身份带来的资源,支撑了他们空灵、通透的生活。这一部分,大概被选择性地略去了。
也许这本书可以为一些内心空虚的有闲阶级输送能量,告诉他们摒弃欲望,去繁就简,破除我执,回归本真。毕竟,大家忙着投资股票、买卖房产,即便时间自由、财务自由,内心却无处寄托、匆忙慌张。
他们需要一个明澈的心灵导向,如果能从本书中汲取营养,稳定焦虑的情绪,也是有益。就像作者在序中写道:“每一个人的言行,生命存在的状态,都在影响着这个世界的变化。”
不过也有另一种可能。
读者合上书本,心驰神往,立刻百度能否预约醉庐的一顿私房菜,到访美术馆参观《梦溪》系列摄影作品展,买了机票飞去卜楞寺接受藏传佛教的洗礼,在淘宝上购置一张价格不菲的古琴开始练习……
接着,到了关键的一步:拍照,上传,搭配上书中的一些句子,收获评论和点赞。完成一次活动,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价值,提高了自身的文化格调,拉开了与凡夫俗子的心理距离,虚荣心带来了短暂的快感,却错把它当成了解脱之道。
被采访者和作者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他们用一整本书,试图传递一些简单的道理,去改变当下充斥着物欲的大环境,却极有可能成为一件美丽的装饰,一只客厅里的花瓶。精致、美丽,只能插花,添情趣;不能盛饭,过日子。
“在消费的橱窗前,人们是不会自省自我的”。我们习惯它、美化它、融入它,乐在其中。
这也许是最大的讽刺和寂寞。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