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高邮,江南才子的梦里“水乡”

2019年05月28日 15:59:1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水韵江苏,离不开悠悠运河。京杭大运河沟通了江苏境内的11座城市,有60%的人口沿河而居,广袤土地、无数民众得以滋润、繁衍,一座座城镇因之崛起、繁荣。为积极引导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的文旅消费新模式,促进江苏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省文旅厅、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全媒体文旅节目《游遍江苏》。节目组踏遍全省名胜古迹和老街小巷,发现民间艺人工匠,寻访文史专家、学者,探寻风景背后的那些动人故事,让大家"既有出行的冲动,又有文化的感动",带领观众们发现前所未有的"好玩江苏"。

  节目自4月18日起在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播出,首播时间为每周四20:30-21:00,复播时间为每周二、周六 8:50-9:20。


  高邮是大运河沿线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存的城市,史称江左名区、广陵首邑。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3年在这里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别称秦邮。这里物产丰饶,人杰地灵,历代人文荟萃。北宋著名词人秦观就诞生在这里。

  如果把高邮比作一首词,那么词牌就是《鹊桥仙》,上阕是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下阕是人间烟火各色美食,交汇出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词人秦观的故乡高邮,寻梦江南水乡。

  上阕 邮驿名城 水乡文化

  高邮因运河而兴,铸就了高邮独有的水文化,便捷发达的水上交通,又孕育着高邮历史上重要的邮文化,它是全国两千多个县市当中唯一一个以邮命名的城市。正是这独特的水文化和邮文化,让高邮有了说不完的故事。

  盂城驿

  盂城驿开设于明代洪武年间,是中国邮驿史上的“活化石”,它也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驿站。北宋著名词人秦观,写过一首诗叫《送孙诚之尉北海》,里面提到自己的家乡高邮,“吾乡如覆盂,地据扬楚脊。环以万顷湖,粘天四无壁。”盂城驿也因此得名。

  走进盂城驿,迎面而来便是皇华厅皇华,是对使节的尊称。小小的驿站为什么会有使节往来呢?原来驿站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邮政只是驿站的功能之一,驿站同时还有官方招待所临时看守所,以及监察这三大功能。

  为了保证消息的传递,驿站规定了严格的邮驿时程里限:驿卒日行三百里,每一刻行三里四十五步,精确到步!如果迟到还会受罚。“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正是因为驿站对邮驿速度有着严格的规定,才使得千里之外四川涪州的荔枝,仅仅是最多两昼夜就能送到贵妃案头去,比我们今天的快递还要快呢!

  据记载,盂城驿鼎盛时期工作人员200多人,送信的马匹130多匹,运输的船只18条,房屋有100多间。因为临近大运河,盂城驿也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水陆两栖驿站

  凭借漕运,明清高邮的繁华程度,相当于今天京沪高铁沿线的节点城市,无数文人墨客都在此逗留。而在盂城驿,有一个你意想不到的著名人物曾经做过驿站的幕僚,他就是蒲松龄!

  蒲松龄曾应好友之邀,在驿站做过7个月的驿僚,在驿站院落间徘徊,你的脚印也许会与蒲松龄的悄然相叠。

  鼓楼是盂城驿的标志性建筑物,登上鼓楼,高邮城的美景尽收眼底。西可看京杭大运河,甚至高邮湖,北可观文游台,街巷鳞次栉比,诉说着往日繁华。

  高邮当铺

  漆黑的大门,高耸的柜台,还有冰冷的脸庞,听到这些描述,你会联想到什么?在高邮,就有这样一处距今300多年历史的神秘所在。

  高邮当铺,曾是和珅私产,开设于清代中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古代典当铺遗存。

  和很多当铺一样,高高的柜台,让人必须得踮起脚尖,才能把物品递进去。

  从大门往里走,整个当铺的核心部位就是这座存箱楼了。存箱楼呈“回”字形,俗称走马楼,由前后两进厅房及东西厢房组成,中央是长方形天井,外设走廊,存箱楼共有24间,是存放金银首饰和贵重物品的地方。存箱楼东西有宽大的巷道,将周边的房屋与之隔开,防火墙有80厘米厚,这种结构有很强的防火防盗功能,也是高邮当铺的主要特色之一。

  当铺里一共有九口井,但是有一口井却不是用来饮用的,而且这口井的功能可是至关重要呢!

  古代没有保险箱,暗井的作用如同地下金库。因为金银是不怕水的,所以古人想了一个聪明的法子,把金银放到宝箱里拴到暗井中,如果需要用的话就取上来。暗井的井盖以前也非常隐蔽,和地砖同一个颜色,一般人发现不了。这样一来,地下金库就像我们今天的保险柜一样安全可靠。真的要为高邮人的务实精神和聪明才智点个大大的赞啦!

  随着时代发展,到清朝末年,当铺生意已经越来越难做,渐渐销声匿迹。墙面上这些斑驳的印记,是当铺周围的民居留下的痕迹,岁月无言,一间当铺足见历史的汹涌奔腾,也看出了高邮城的荣辱兴衰。

  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

  高邮湖是我国第六大淡水湖,江苏省境内第三大湖,它碧水浩渺,蒹葭苍苍,生态葱茏,曼妙神奇,一直占尽江淮大地千古风流,令多少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写下不朽的诗篇。

  这片芦苇荡风景区总面积为3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达到27平方公里。因为景区里湖草应时繁茂,万亩芦苇一望无际,野生动植物丰富多样,所以被人们称作天然氧吧

  置身万亩芦苇之中,如同进入一个芦苇迷宫,听芦叶沙沙,赏芦花摇曳,看湖光粼粼,更可以全家上阵,捕鱼捞虾捉螃蟹,体验高邮湖水乡独特渔家文化。

  和繁华忙碌的都市相比,芦苇迷宫仿佛是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如果你乐不思蜀,那么就去船屋酒店体验一番吧。

  船屋酒店都是依船而建,晚上住在这里,头枕星空,耳听清风,真是一种如入画境的享受。

  除了高邮芦苇荡度假村,这些年,高邮着力打造生态旅游,清水潭旅游度假区以及运河沿岸的旅游资源得到大力开发,大家可以过来尽情体验高邮的慢生活,享受惬意时光。

  下阕 物产丰饶 美食荟萃

  如果问高邮有什么好吃的美食,绝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必定是咸鸭蛋。汪曾祺老先生几十年前就带头抱怨过了:“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去高邮看看,你会发现汪老先生这个气,生得很有道理:他的水乡小城,明明有许多烟火气十足的美味啊!

  蒲包肉

  首先是蒲包肉,这是只有高邮才有的奇妙冷盘。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蒲包肉的造型像小葫芦一样,葫芦寓意福禄蒲包肉在很多高邮人心目中,就是家乡的味道。当代作家汪曾祺在小说《异秉》中对它有这样一段描述:“蒲包肉似乎是这个县里特有的。用一个三寸来长直径寸半的蒲包,里面衬上豆腐皮,塞满了加了粉子的碎肉,封了口,拦腰用一道麻绳系紧,成一个葫芦形。煮熟以后,倒出来,也是一个带有蒲包印迹的葫芦。切成片,很香。”

  如此别具一格的小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首先将精选的猪后腿肉剁碎,放入葱、姜、糖等搅拌均匀,再装入小蒲包中扎紧。

  做好蒲包之后,再将它们放入煮锅,这煮锅里的卤汁是老板早已准备好的。每一家的卤汁里都有酱油、桂皮、花椒、八角等固定内容,但口味略有区别。关于“正统的蒲包肉”,高邮人可以跟你吵上一整年。文火卤煮1个多小时后,就可以将蒲包肉打捞出来,冷却食用。

  蒲包与肉馅的搭配,相得益彰。把蒲草变成食物的容器,则体现了高邮人别出心裁的美食智慧。

  咸鸭蛋

  运河沿线土产无数,其实最有名的还是运河三宝,分别是邵伯的菱角、宝应的荷藕,还有高邮的双黄鸭蛋。

  高邮的咸鸭蛋,可以说天下闻名。汪曾祺曾写过文章《端午的鸭蛋》,专门记述了他对高邮鸭蛋的理解:“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未识高邮人,先知高邮鸭”。高邮鸭蛋出名,追根溯源乃是因为高邮麻鸭“系出名门”。因其放养环境多为湖荡湿地,不仅生长快、肉质好、产蛋率高,而且因善产双黄蛋乃至三黄蛋而享誉海内外。

  高邮咸鸭蛋遵守着一套传统的制作技艺,其中包括原料处理、照蛋敲蛋、配料、提浆滚灰、缸桶腌制、成熟包装等。高邮咸鸭蛋最有特色的是用黄泥进行腌制,腌制的时候将生鸭蛋浸入用黄土、盐、白酒和水调制成的泥料里,等鸭蛋沾上泥料后,再滚上草木灰,取出后放在空桶,20多天后,美味的高邮咸鸭蛋就可以新鲜出炉。

  清代文学家、美食家袁枚曾在《随园食单》里指出:“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 挖一筷子流着油的咸蛋黄,鲜、细、嫩、红、沙、油,搭配简简单单的一碗粥,热的温暖肠胃,凉的消暑祛热。看似简单,却舒爽顺口,个中滋味萦绕齿颊,隽永绵长,这也许就是文人食客对这高邮咸鸭蛋如此赞赏的原因吧。

  蟹黄捞饭与蟹黄油

  高邮地处高邮湖畔、运河岸边,是一座“水做的城市”。大湖活水出好蟹,这里生长的高邮湖大闸蟹,营养丰富、肉质鲜美、口味极佳。高邮湖的螃蟹有多美味,早在几百年前,秦观就向他的好朋友,美食达人苏轼强烈“安利”,写诗云:“鲜鲫经年渍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可见高邮湖的螃蟹自古就是“网红”美食。

  蟹黄捞饭也是高邮一道特色美食。看到这色香味俱全的一碗蟹黄,米饭都要多吃两碗咯~

  品尝了蟹黄捞饭,不由让人想去探寻开启蟹黄美味的密码——蟹黄油。

  剥开螃蟹壳,取出蟹黄蟹膏,做蟹黄油的步骤正式开始,首先我们先把猪油和素油放入锅中,等油开后,放入葱姜蒜。然后依次放入满满的蟹黄和蟹肉,小火熬制,哇,真是让人馋得直咽口水。

  制作蟹黄油不需要额外的添加剂,加入一些盐就可以品尝,简简单单中蕴含的是人间至味!

  少游宴

  来了才子秦少游的故乡,极富特色的少游宴你一定不能错过。

  少游宴,就是根据秦观所写的关于高邮美食的记载,用新鲜的高邮湖湖鲜、精致的淮扬菜烹饪技艺以及清雅朴素的宋瓷器皿将它们一一复原,形成了原料清新、口味清鲜、出品清雅的美食特色。

  诗词里的菜,从菜名中就透着一股“仙气”。珠联璧合,霞鹜齐飞,纤云弄巧,山抹微云,光这些菜名已经让人刮目相看,更别说它们的颜值和口味双双在线。品尝着美食,诗词佳句仿佛也在唇齿间呼之欲出,一顿少游宴让我们既尝到了美食,也得到了文化的享受。

  难怪这不露声色的美味水乡,养出了中国最懂吃的作家之一,汪曾祺。汪老先生有一首写给家乡的诗:我的家乡在高邮,风吹湖水浪悠悠;岸边栽着垂杨柳,树下卧着黑水牛。这幅充满生活气息的风物画,展现的正是高邮含蓄隽永的美。运河边的高邮,依傍着流水的波涛生生不息,它既是一幅画卷,也是一首诗词,历史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诗情画意正是江南才子梦中的“水乡”。

《游遍江苏》第六集完整版奉上!戳视频,获取更多精彩↓↓↓

(文稿及视频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编辑/张泉泉)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