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成就体现在两种经典结合|荔枝时评

2019年05月17日 14:25:19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张田勘

  (作者张田勘,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学者,媒体人;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951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贝聿铭的成就可以表达为:他花了一个世纪的时间,把自己设计的建筑植根于4个大洲、10个国家的土地上,而且都成为建筑名作。在他1983年获得普利兹克奖时,评委会的颁奖词也是对他一生的总结:“他给了这个世纪最美丽的室内空间和外部形态。”

  贝聿铭能获得世界公认的成就和荣誉,与其一生的两种经典身份分不开。一是把东西方文明结合起来,成为两种文明的摆渡人;另一是把科技与艺术结合起来,成为科学与艺术衔接的桥梁。这其中的任何一种,都足以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更何况,贝聿铭是把这两种身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贝聿铭生于中国,曾经在苏州园林中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在上海见识了中西合璧的特色建筑;他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甚至认为风水不能不信(造房子依山傍海和朝南都是对的),但也不能太信;同时又远赴美国学习,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受到西方文化,主要是科学文化和现代建筑技术的启蒙。甚至,贝聿铭的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也体现在生活细节上,他可以用工整的小楷给家人写信,但也欣赏好莱坞电影和红酒、西餐。

  当东西方文化为其打下认知的坚实基础后,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因为建筑本身就是科技与艺术的结晶。正如贝聿铭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建筑是艺术和历史的融合”。其实,这个历史既包含社会史,更包含科技史和建筑史。

  福楼拜说,科学与艺术从山麓分手,又在山顶汇合。其实,建筑这个领域,从来都不会有山麓与山顶之分,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自始至终贯穿于建筑。不过,要把科学与艺术融合于具体的建筑中,需要的是创造力。这一点,在贝聿铭的建筑设计中主要体现为几何形体的设计,既新颖别致,又符合建筑规律,尤其是作为公共建筑的博物馆。

  贝聿铭的职业生涯是从设计公寓起步的。在初试牛刀的民居公寓设计时,贝聿铭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因为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深受工薪阶层的欢迎。为此费城莱斯大学在1963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称号。

  在公共建筑设计上,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被视为贝氏符号最好的诠释。在法国向世界广征方案后,贝聿铭把一个玻璃和金属结构的金字塔设计提交到巴黎“历史文物古迹最高委员会”,他的创新理念是,把光线引入原本昏暗陈旧的宫殿,让当代的光线可以照在有千百年历史的藏品上,这既是未来与现代牵手,也是几何图形隐含的技术与艺术结合而产生独特韵味之美的体现。

  当然,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有人对这个金字塔并不欣赏。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是正常的。当初审议贝聿铭的设计时,除了有人指责这个设计很丑,像一颗很便宜的钻石外,甚至还有米兰·昆德拉、尤涅斯库这样的名流提出批评,认为他的设计是“光洁黑板上的指甲划痕”,是“法国脸上的一道疤痕”。

  幸好,玻璃金字塔的匠心逐步得到理解和认可。金字塔的外形既有古埃及的异国韵味,又能契合卢浮宫的古老历史,与博物馆外观极为吻合;玻璃结构极富水晶的通透美,又有冰山顶部出水芙蓉般的魅力,让古典美与现代美交织在一起;玻璃结构也不会遮挡卢浮宫原主建筑的外貌,避免抢尽卢浮宫的风头,而且实用性极强,以巨大的玻璃金字塔作为博物馆的入口大厅,理论上每小时可以吸纳15000名参观者。

  显然,玻璃金字塔成功地改变了卢浮宫中央庭院“巨大的停车场”的面貌,也难怪,这一设计获得全球15位著名博物馆馆长的13张支持票。

  融汇东西文化、融合科学艺术当然不只是体现在玻璃金字塔上,而是贯穿了贝聿铭的所有设计。每一项设计都得益于多元化文化的厚重基础,才展现出创造力。贝聿铭同样坚信,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园林建筑中院落与室内空间无法回避的相互渗透,观赏路线从幽暗僻静到豁然开朗的布置,都是应该继承的精髓。

  尽管贝聿铭的建筑设计享誉全球,但也还是有人并不欣赏。贝聿铭也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也留下了一句话:“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

  让时间来检验贝聿铭的建筑吧!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