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琦雯
(作者汪琦雯,南京市大学生;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心智障碍人群,包括唐氏综合征、自闭症、脑瘫,以及发育迟缓等情况。心智障碍不是病,而是一种发展障碍。对于这部分人群,有一个更为人性化的称呼:“喜憨儿”。
但喜憨儿的处境有些尴尬。
当一个孩子被贴上“特殊儿童”的标签时,他们接受教育的道路必定在一定程度上窄化,普通学校往往会尽可能地避免接收这样的孩子。喜憨儿与普通孩子相比,也确实难以跟上课堂节奏。
于是,比较好的情况是,他们在特殊学校完成小学到初中的学习及康复训练,再由特殊职业学校对这些孩子进行评估,给他们“定岗培训”。有的孩子适合做图书管理员,有的能成为咖啡师,至少在特殊学校里能做到。
学校是他们的“模拟世界”。他们在假银行、假商场里模拟存钱、购物。
但是,从特殊学校毕业后,这群大孩子去哪了呢?
几乎没有企业愿意录用喜憨儿。这让很多早已因负担孩子高昂的康复费用而疲惫不堪的家庭,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而社会对喜憨儿的刻板印象,则是普通人出于本能,选择与“特殊人群”保持距离的最大原因。他们的社交障碍或刻板重复行为,显得与周围人格格不入,这也加深了人们的误解。
相当一部分人对喜憨儿的想象都是幼龄化的,直到他们长大成人,还是用孩童式的语言与他们交流。但用对待孩子的方式去对待一个成年人,也是一种变相的不平等——没有人愿意长期被当成弱势群体对待。
捐款、做慈善,是很多人参与公益的方式。这些行为常常带着一种同情心,一种怜悯,去关注他们,而不是平等的同理心。但真正的公益,应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特殊人群最需要的不是物质捐助,而是精神上的平视。
另外,这种公益的一个问题就是,伸出援手者,既不了解帮助对象的真实生存处境,也缺乏渠道获知所参与公益项目的动态进展。公益不应是一次偶然感动,而应是持续的、系统的温暖传递。
比如在南京,就有几家为喜憨儿提供庇护性就业的机构,在其它城市,喜憨儿洗车行也受到了公众的认可。
在其中的一家咖啡馆,负责人把这里描述成一个“让普通人与喜憨儿相互了解的地方”。成年喜憨儿也能拥有一份尊严、体面的工作,接触普通人。未成年喜憨儿则在这里学习融合课程,根据他们身体康复需求制定的舞蹈、游泳、足球等课程。
接触从来都是打破偏见最有效的方式。正因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才需要善待周围的人们。第29个“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如果可以,请对他们再多些温柔,多些包容,请给他们再多一些发挥能力的机会。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