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均来自安徽网
4月30日,黄山市中心城区的微雨时断时续,距该市屯溪老街正街约30米的悟岗巷行署文教局(原屯溪市人委会)老楼,根据读者反映,记者现场看到该楼门前石质台阶日前已被拆掉,刻画岁月年轮的石条横七竖八的扔在地上。之前不久,这幢承载徽州地区尤其是原屯溪市行政沿革历史的老楼,屋顶被掀掉小部分瓦片,一轮轮风雨不断的泼洒楼内。
屯溪老街是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每年千万人次海内外游客来黄山的打卡地,老街建筑是以清末、民国和建国之后的历代建筑混合而成。至今,老街正街还有近10幢苏式建筑和现代普通建筑。其中,从屯溪老街正街的悟港巷口前行约30米,就能看到建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徽州行署文教局老楼(原屯溪市政府办公楼),这是一幢仿苏式二层砖木建筑。坚固的青砖墙体,厚重黑瓦,张扬生命强度的爬山虎,宽阔的庭院和粗壮的大树,让这一建筑外观及庭院风貌格外典雅、可看。
目前正在实施的屯溪老街及滨江路提升改造工程和商业文旅开发,这幢屯溪城区唯一有徽州地方行政记忆的历史建筑被纳入征迁范围,2017年年底已被市政府相关会议纪要明确为 不予单独保留!此前,屯溪老街文旅公司等对该楼持保留意见, 但是也称,是留是拆,需要市领导和权威部门决定。 2017年以来,黄山市内外很多人士,包括一些学者专家、民主党派等,还有老楼的街坊邻居,先后表达了对这幢历史建筑的强烈情感、历史价值认知,和希望对其保留、利用的心愿。其中,黄山学院老教授、知名徽学专家、安徽省省政府文史馆馆员方利山给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写信呼吁保留,得到了要求黄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研处”的重要批示。 围绕这一历史建筑去留,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等省内外多家媒体先后详细报道,传递了社会各界呼吁保留这一历史建筑的心声,以给徽州地区建国后到改为黄山市之间的历史留下一段见证。鲍义来、方利山、姚顺涞等多位专家学者认为,无论是从历史价值、红色记忆、建筑风貌,还是在屯溪老街这个特殊历史文化街区,这样一幢历史建筑都应该保留下来,不能在文旅商业开发中毁掉,湮灭。 千年徽州,建筑历史不断延续、创新。不过,1980年以来的现代建筑几乎没有保存价值。因此,明清建筑是珍宝,建国后的有价值建筑越来越少,每一幢也是宝贝。“为什么非要拆掉历史建筑,老房子”,这是很多人的困惑,在屯溪老街这样的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包括控制区、风貌区等),进行文旅商业开发,应该是保留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增添和老街风貌适合的相应建筑、景观和商业形态。
近期,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也对黄山市相关职能部门等进行采访,目前为止没有得到官方拆除这一建筑的决策过程、拆除理由和拆除时间表的正式回应。同时,有相关负责人表示,掀掉该楼屋瓦并非官方意见,而是拆迁方的擅自行为,官方得知后也及时叫停了。叫停后以来,掀掉屋瓦的楼顶也一直没有恢复原貌。近日,有市民称老楼门楼前的石质台阶已被拆掉了。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这幢历史建筑历经60多年使用和破坏,内部已需要改造修缮。据了解,黄山市也曾请专业机构对该楼进行了鉴定,认定属于C级危房,也就是局部危房。古建专家称,历史建筑是砖木结构,不定期维修、养护,很容易成为危房,甚至倒塌,因此,历史建筑需要在保护中利用。按规定,C类危房可以在维修加固后使用。
当地很多市民称,这幢历史建筑如果被修缮性保护,将是黄山市在屯溪老街及滨江西路商业文旅开发中保护历史建筑和地方文化的佳话,也是保护屯溪老街风貌区的佳话。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