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昌俊
(作者朱昌俊,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媒体评论员;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脆皮安全帽”事件还在发酵。自视频在网络曝光并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后,爆料者窦师傅却发现自己找不到活干了。随后,窦师傅回到农村老家,在某视频平台上进行直播。但窦师傅称,他很清醒,依靠这些是不真实的,热度过了将一切如旧。今天,最新的消息称,窦师傅终于找到了工作。
因为一则视频,窦师傅成了网红,却又差点“无活可干”,这让人始料未及。围绕此事的相关讨论,已非常多。其实,从过去相当长时间里建筑工人无安全帽,到佩戴安全帽成为标配,这的确反映出工地安全管理上的一种升级。但是,窦师傅所揭露的情况,以及媒体所进行的调查,又戳破了“统一佩戴安全帽”背后的某种安全幻象。
而这种幻象背后的“骨感”现实则是,目前建筑工地安全帽的配备,很大一部分仍只是为了应付安全检查,完成某种形式上的“达标”。而安全帽是不是真的具有安全保障作用,反而居于次要位置。这不仅反映出安检上的走过场之风,也突显出我们的安全管理理念,并没有落实到“人”的身上。
工地上的安全帽分为不同颜色,主要是方便区分“工种”,而不代表质量有别。这在国家相关标准中已有明确。但是,据在建筑公司的朋友称,现实中安全帽颜色不一样,往往价格、质量都不一样,实际上是被“默认”的潜规则,因为这符合包工头或者是施工方的收益最大化原则。
不同质量的安全帽,实际上就是把不同的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可在包工头方面,这却是节省成本的“经济规律”使然。因此,要化解这种“冲突”,肯定不能光靠包工头的良心和自律,外部监督非常重要。窦师傅之所以面临“无工可做”的尴尬,就在于他所“挑战”的是一种普遍的行业潜规则,而非个别工地的违规操作。
安全监管的形式化需要杜绝,“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的应对思路,更应该纠偏。这是此事给出的最大教训之一。更令人担心的是,一些施工单位一方面在安全防护上的努力减少成本,另一方面却在打理“关系”等灰色地带不惜血本。两者此消彼长,往往又是建筑行业的另一个“潜规则”。而在这种情况下,房屋的质量能得到多大的保证,又成了一个问号。
一定程度上,此事未尝不具有隐喻意味——社会管理当中的诸多灰色操作,其最后的成本和代价,往往是由最底层的群体来承担。而要改变这种状况,也离不开他们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争取。窦师傅的举报行为,虽然使其个人暂时遭遇了“压力”,但据说目前已有部分工地开始回收工人的安全帽作检测。此事究竟能否成为一线建筑个人安全境况得到改善的导火索,目前还无法得知。但有些事情不“说破”,就更没有可能改变。无论如何,施工企业不能克扣工人的安全保障成本是底线。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