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重逢 跨越南京70年

2019年04月22日 18:14:47 | 来源:金陵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这则视频全网阅读量超千万,老兵故事看哭网友

  一场重逢 跨越南京70年

  ▲李洪杰(左)。 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 供图

  对住在山东的李洪杰来说,上一次来南京,还是70年前。他曾和战友们一起出生入死,参与了解放南京,给南京人民带来了和平与繁荣,却再也没有来过这片土地。4月23日即将来临,一些耄耋老兵从各地来到南京,庆祝“南京解放70周年”。近日紫金山新闻客户端联合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推出《一场重逢,跨越南京70年》的视频,讲述了老兵们重回南京,见证70年后变化发展,并且还带来了一份特殊的记忆礼物。视频在全网阅读量超过千万,老兵故事看哭了众网友。

  进了挹江门解放南京

  却没有上过城墙看一眼

  李洪杰今年88岁,是赫赫有名的抗日劲旅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金山的勤务兵。1943年,13岁的李洪杰在家乡枣庄加入著名的铁道游击队,成为年龄最小的队员。他还专门为铁道游击队编了一首顺口溜:“白天我是铁道游击队,吃饱了睡;晚上英雄大聚会,杀汉奸、炸铁轨,打得鬼子不敢睡。”他笑道:“这样老百姓就知道,原来铁道游击队这么厉害。”

  史料和老人口述印证了,最先打到长江北岸浦口码头的人民解放军307团,实际上前身就是那个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的铁道游击队。抗战胜利以后,铁道游击队被编入鲁南军区某部队。李洪杰也随着部队由游击队成为主力部队。

  1949年通过挹江门进南京城的时候,他看到道路两旁有学生和工人夹道欢迎,这是南京这座城市给李洪杰的第一印象。70年后,李洪杰再次来到南京,他想去看看这座城市,拾起关于这座城市的记忆,“有些地方的名字我都不知道了。”

  来到了挹江门城门下,1949年的场景再次回到脑海,他反复念叨着:“以前可没有现在这么好看。”走上城墙,他终于可以俯视这座城市。尽管70年前他们从挹江门进入南京城,但在南京的短暂时间里却没有上去看过一眼。

  他指着挹江门城门西面一栋栋房子,说道:“以前城门外头没有这些高楼,什么都没有啊。”

  看着他参与解放的这座城市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说自己由衷感到高兴,“祖国强大了,跟刚解放的时候完完全全不一样了。”

  第一次住进有电灯的房子

  看得“眼泪哗哗流”

  陈玉珂是从苏州来到南京的。他是山东邹城人,是解放南京的人民解放军35军参战老战士,今年87岁。

  1949年4月20日夜,第35军最先夺取的是江浦。江浦是国民党军队的外围阵地,县城四周有高约7米、宽约3米的城墙,城墙上密布着明暗火力点。“当时我被编在突击队,跟着副连长当通信员,战前侦察时,被敌人发现了,机枪一阵猛打,我们几个跳到水沟里近2个小时没敢动,冻得够呛。”

  渡江后,陈玉珂和战友负责营里的辎重,运输部队携带的物资。每个战土除了枪、子弹、背包、铁锨和干粮外,还要轮流背2个炸药包。“当时是又累又困,走着走着就迷糊了。头歪下又醒了,精神就好点。再走会儿又迷糊了,一歪再醒,路上不是你撞我,就是我撞他,当时觉得能这么休息也挺幸福的。

  根据陈玉珂的口述,来到南京后第一次住进了有电灯的房间。明明对电灯充满好奇,但由于两天没有休息,眼睛通红,对着电灯眼睛看着看着就哗哗流眼泪。”没待几天,他又跟着队伍南下了。

  南京解放了,人们拥有了美好生活,这是给他们的付出最好的回馈。历史留给李洪杰、陈玉珂的是参与解放南京的自豪又辉煌的记忆,哪怕他们之后匆匆离开,奔赴在了解放全中国的路上,但他们却始终与南京保持着特殊的关系,而他们见证的历史将成为一代代青年人奋斗的精神力量。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