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海带收割季到了,作为“中国海带之都”、全国最大海带生产市(县)的山东荣成,海带收割和长势格外引人瞩目。由于去年入冬以来气温较常年偏高,今年海带收割期比往年提前了半个多月。
4月4日,海带工张海涛和工友们凌晨4时就出海,一天来回4次,一个来回得两个多小时,下午3时多上岸。此时正值海带收割季,荣成成山镇海湾、码头一片繁忙,一串串载满金灿灿海带的舢板在“拖头”船的牵引下,从养殖区靠岸卸船。与此同时,荣成的俚岛湾、爱莲湾、桑沟湾畔均再现海带“劲舞”的热闹景象。
工人抢收,牧歌撼海
中午12时,码头上船来车往,海带工的午餐已到位。张海涛说:“公司管着一天3顿饭,要是早晚饭不在食堂吃,每餐能补助5元,还挺好的。”今天的午餐有些简单,是包子。吃着脸盘儿一样大小的包子,张海涛说,“收割海带可费力气了,这包子馅足、面香、管饱。”
匆匆吃完包子,张海涛和工友们开始卸海带。网兜的四角都拴着两指宽的粗绳,张海涛把打好的绳结套在岸边的塔吊吊钩上,再由岸上的人遥控转移到拖拉机上。拖拉机的拖斗是改造过的,有6米多长,专门做了防洒漏处理。
张海涛说,今年气温高,采收海带的时间比往年早些。“前两年都是4月中旬开始采收,到7月中旬结束,干一年能挣15万元!”
海带的收割如同农业生产的“三秋”“三夏”,需要“抢收”大会战,海上收割、陆地晾晒、加工储存销售环环相扣,错过时机海带就会烂在海中,如果不及时晾晒也会腐烂。所以没聊几句,张海涛又跳上小舢板,在“拖头”船的牵引下向海带养殖区进发。
驾船半小时,到了养殖区。张海涛和工友默契配合,一人把手伸进海里解开海带架子上的环扣,另一人使劲拉,把挂满海带的绳子拖上船。夹海带的绳子由3股搓成一根,大拇指粗,2米长,浸在水里很沉。张海涛他们一手提着绳子,一手将长大的海带采下。舢板上已经提前铺好了网兜,采下的海带被平整地放进网兜里。“一船能收3吨多重的鲜海带。”张海涛所在的船队共有9只收海带的舢板。
荣成是全国最大的海带产地。辖区内海带养殖区面积达十几万亩,养殖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年均出产海带占山东总产量的八成、全国的四成以上。特殊、繁重、规模化紧密合作的劳作特性,长期以来在荣成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海带文化”,历练着渔家人的意志,积淀着灿烂的海洋文明。
收割晾晒,全家出动
“轰轰——轰轰——轰轰……”岸上,装满海带的拖拉机渐渐驶远。晾晒——粗加工——精深加工,海带上岸后又是另一番光景。
岸边的作业还在继续,新运回来的浮漂和绳子,被分开堆放。工人们开始检查浮漂是否完好,合格的会被整齐垒放在一起,堆成一座小山似的;海带绳经过这几天的晾晒,海水已经全部蒸发,几次敲打之后收好,待到海带夹苗时使用。
碧海晴空下,张海涛这些“耕海人”已随船队再次消失在视野极处。远处的养殖区,一条条海带随水波飘摇,俨然一片海底森林。丰收的季节,奋斗接续。
海上的收割、陆地的晾晒,让渔民成为这方舞台的主角,因劳动所产生的震憾美感,也引来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拍客。此时荣成村庄里的空地、山脚下的坡地、海涂和浅滩都被海带占领,丰收的褐色海带成了此时荣成不可争议的主角,几乎人人都围着它转,为它流汗,为它奔波,这一切组成了一幅壮观的海带收割图。
霞浦的海带因为没有污染号称是口感最好的海带,海带工们忙着收海带,因为这是全家的收入来源,收成好坏直接决定收入。海带工往往是全家都出动,开着小木船,将海带一排排的往船上装。装了满满一船就往晒场运。“这一排排海带可不轻呢,一根海带比人都高。”在荣成从事海带养殖已经8个年头的方云礼介绍说,他们正在将海带收回家晾晒,今年海带收成不错,忙完这几个月就可以休息了。
翻晒海带的姑娘们,也是这幅收割图中不可或缺的靓丽色彩,其中的一名渔家女告诉记者,据村里的老人说,他们荣成特有的《海带丰收舞》曾经进入北京表演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到了他们这一辈,还将继续舞下去……
海中瑰宝,四季得益
海带享有海洋“冬虫夏草”之美誉,荣成海带以藻体宽大、叶片肥厚、营养成份高而著称。荣成海带人工养殖始于上世纪60年代,从人工育苗到成熟收割期大约为8个月。
荣成的海带收割大会战,因时间节点的不同而衍生出不同的产品:早期收割的海带以加工盐渍海带、即食食品为主,后期收割的以淡干为主,现已形成完整的海带产业链条,“食藻宝”“海芝宝”等产品已成为了知名品牌。
目前,荣成共拥有海带加工流水线180多条,产品有盐渍、烘干、即食三大类300多个品种,年加工量20万吨以上,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荣成海带”被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8年,荣成成为“国家级海带标准化示范县”。
“荣成真是一块宝地,养了海带后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每年最少能收入十几万元,我们一家四口都在这定居了,海带就是我们的宝啊!”手捧着新鲜肥厚的海带,养殖户方云礼爽朗地笑着。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