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何以再下扬州?这里告诉你“答案”

2019年04月17日 17:14:10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新闻讯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最初只是诗人孟浩然的一次壮游,但此后的千年时间里,它却成为每一个春天里无数人踏青出游的优先选项之一。

  农历月,大地回暖,春光明媚。每年4月18日开幕的“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便是扬州与每个人定下的“春之约”。

  

“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主会场一角

  据了解,今年旅游节力争新签约协议外资2000万美元以上项目75个;新签约协议注册资本金亿元以上民资项目40个;目前已邀请世界五百强、百强民企决策层人士和重要客商500多名。

  从2005年开始,“烟花三月”旅游节延续至今。春天里的扬州城到底有怎样的魅力,使得“烟花三月”旅游节的风尚年年延续?今年主会场所在地江都区又有什么样的魅力吸引世界各地客商?近日,荔枝新闻记者来到江都寻找“答案”。

  一架意想不到的“生态之舟”

  昔日滩涂变身今日公园

  走进南水北调源头公园,一艘白色“飞艇”停在芒稻河畔,这就是主会场的气膜馆。

主会场主会场气膜馆外观

  让记者惊奇的是,这座高12.5米、长70米、宽36米,可容纳近千人的场馆,没有一根横梁和立柱支撑。气膜馆不仅造型独特,功能也很“强大”。主会场现场负责人唐余庆介绍:“按照绿色、低碳、现代、科幻的设计理念,采用绿色环保材料,气膜馆能够轻松过滤PM2.5等空气污染物。

主会场现场负责人唐余庆接受记者采访

  通过外部将灰尘污染物隔离,内部配置新风系统等对空气进行过滤,中间夹层填充保温材料……走进气膜馆记者立刻感受到阵阵凉爽之意。这样“冬暖夏凉”的低碳智能空间搭建起来要多久?答案是:五十天。“这一装配式建筑采用模块化搭建方式,所有组成单元均在工厂加工完成,现场进行安装,不仅能够重复利用,而且非常低碳环保。”唐余庆补充到。

长300米的“时空长廊”

  在气膜馆的周围,环绕着用一根根黄色铝合金柱子打造而成的长300米的“时空长廊”,整座建筑造型别致,现代感十足。气膜馆和“时空长廊”有机结合,构建寓意生态之舟、财富之舟、科技之舟的建筑外形,在周边绿树红花的掩映下,营造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效果。

  站在主会场向远处望去,江都南水北调源头公园内小山丘连绵起伏,栽种着花草树木,行走其间,让人心旷神怡;桃花岛上桃树茂密,四周小溪潺潺;若虚书屋焕然一新,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一步一景,处处体现着扬州园林式的别具匠心。谁能想到,脚下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在几年前还曾是荒废的江滩和落后产能小船厂的汇聚地呢?

江都区住建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马巍接受记者采访

  江都区住建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马巍告诉记者,经过两年的建设,源头公园现在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绿肺”:“现在公园的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不仅有生态景观,而且还有以张若虚为代表的诗词文化品牌,让市民朋友在公园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够品位到浓浓的文化气息。”

  一次白鞋不沾灰的跑步体验

  “绿色资产”也是“生态福利”

  行走在江都的大街小巷,像南水北调源头公园这样的生态治理与建设的“样本”随处可见。

  

  早上8点半,江都水利枢纽对岸的自在公园内,悠闲散步的老人,沿河跑步的年轻人,还有三三两两追逐嬉戏的孩童,加上蜿蜒的绿道、抽芽的绿叶、清澈的河水,构成了一幅幸福和谐的生动画卷。在公园里绿道上跑一圈下来,记者欣喜地发现,白鞋不会沾上丝毫灰尘。

龚大爷是公园“常客”

  “公园建得挺好的,环境优美,我每天都会和老伴儿来散散步,呼吸一下这里的新鲜空气。”家住在附近的龚大爷高兴地告诉记者,“只要身体允许,我每天都要来两次。”嫁到扬州已有15年的张女士今天带着外地朋友逛公园:“早上来转转就觉得浑身放松,觉得心情一下子舒畅了。”

自在公园一景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公园的常客,对于公园给生活带来的益处,大家如数家珍。在公园里健身休闲娱乐,也逐渐成为江都老百姓每天生活的“保留项目”。

  围绕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开门入园、随处见绿”的“小目标”,江都区坚持将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与民生工程建设有机融合,先后建成自在公园、南水北调源头公园等“群众身边的”生态休闲公园28个。

扬州市江都区区长韦峰

  扬州市江都区区长韦峰4月4日在接受采访这样说到,“江都作为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有责任、有义务将生态环境作为最大的生产力保护好、发展好。”一个个生态休闲公园的开放,将江都区的“绿色资产”变成百姓的“生态福利”,不仅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更获得了群众发自内心的“点赞”,南水北调源头城市生态特色不断彰显。

  不仅如此,作为江淮生态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江都坚持打好“生态牌”展现江河湖一水贯通的独特优势,保障“一江清水向北流”。

  据了解,江都近三年共计拆除长江、夹江沿线小船厂13家,关停沿江工业企业14家、砂石码头及混凝土搅拌站15家、砖瓦企业4家。先后划定长江三江营取水口、芒稻河清水通道维护区等生态红线区域21个,总面积247.51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8.61%,同时投资8亿元、全长32.47公里的江堤加固和生态化改造工程正在积极推进。 

  一次再次腾飞的动力

  绿色创新能源成为“江都造”起跑底气

  “东车西绸、南船北油、钢管车把、机床电话。”上世纪八十年代,江都打响“八大主导产品”,在苏中率先迈进工业化时代。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江都“女神汽车走天下”的风光不再。

  如今,在江都经济开发区,中远海运重工、鼎衡造船等形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园,九龙汽车、金阳光锂电池等企业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亚威机床、一重数控等企业形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金鑫电器、双汇电力等企业形成智能电网产业集聚区……经过多年集聚发展,江都形成了船舶特钢、汽车及零部件、机械电子等支柱产业,以及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支柱产业“力能扛鼎”,新兴产业“迎头追赶”,这种变化得益于江都区“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发展总体要求。面对市场增速放缓的挑战,江都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传统产业走出了一条质量效益与总量规模并举的转型升级之路,绿色创新仍然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词”。2018年全区实现GDP1070亿元,工业开票销售在全市率先突破千亿元。

九龙汽车销往海外的新能源汽车

  九龙汽车是扬州市汽车工业的一支新军。2015年底完成项目迁建以后,九龙汽车以其出色的性能和质量远销海内外42个国家和地区,多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列入国家工信部推广目录,产销两旺。

九龙汽车国际公司副总经理倪海飞接受记者采访

  “国家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契机肯定要利用好。”九龙汽车国际公司副总经理倪海飞告诉记者,“现在九龙汽车紧跟新能源车型的研发步伐,跟高校开展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方面的合作力争,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开发的力度,探索各种销售模式,力求引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让“江都造”重新起跑,一批重大项目也成为培育新兴产业集群的关键抓手和发展“推进器”。

   今年“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前夕,江都区有29个大项目开工建设。其中总投资45亿元的扬州航空产业基地空港新城正式开工航空基地的落户将成为江都区新的“产业地标”,带动通航飞机制造、运营服务、零部件生产企业向空港集聚,加快扬州临空经济板块崛起。可以说,江都制造业实现从造船、造车再到造飞机的巨大跨越。

  得天独厚的水资源,让江都凝结了水的灵性,洋溢着水的激情,更充满着对绿色生活的向往。在这里,南水北调源头公园今非昔比,旧貌换新颜;老百姓“开门入园、随处见绿”,“绿色资产”变成“生态福利”;环境整治从源头抓起,打“生态牌”保“放心水”;制造业紧抓新能源发展契机,正在展翅腾飞……

  绿色,正成为江都发展的最美底色,生态,正成为江都的最靓“颜值”。三月之约,也必将让世界感受到独特的江都魅力。

  (荔枝新闻记者/秦玉婷  江都频道总监/周辛  摄像/夏天    协作/扬州广播电视总台江都频道)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