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斯远
(作者斯远,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媒体人,评论员;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巴黎圣母院一场大火,烧塌了高耸的钟楼塔尖,也让很多人心痛不已。
人们不解,这座始建于1163年、一向被视为欧洲建筑史上划时代标志的经典古建,何以会如此疏于防范,一场大火说烧就烧起来了?
据法国媒体报道,大火从巴黎圣母院的楼顶开始燃烧,火势很快蔓延,熊熊火焰从教堂两座钟楼间窜出,塔尖随后轰然倒塌。据参与救援的消防员说,火灾可能与巴黎圣母院的修缮工程有关。
不管怎样,烈焰吞噬了路易十四、路易十六的巴黎圣母院,吞噬了拿破仑的巴黎圣母院,也吞噬了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马克龙说,将集合全世界的智慧,重建教堂。只是,建筑可以重建,800多年的沧桑历史难以重建;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胜利后,民众在此欢呼胜利的场景无法复制……
巴黎圣母院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其中存放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国王亨利四世在此加冕,圣女贞德在此平反,广为人知的拿破仑加冕礼也发生在此……可以说,这不仅是一座充满艺术价值的宝库,也是一座见证了欧洲历史的建筑。而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更是让它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分,吸引着世界各国的人民来此“朝圣”。
也正因为此,巴黎圣母院的这场大火,才更令人痛心,才会引发全世界范围内的共同关注。遗憾的是,就在舆论一片悲伤的时候,不少网友公然喊好,将巴黎圣母院的大火与当年火烧圆明园联系起来,并认为这是一种“报应”。
这样的论调令人惊讶,一些网友常识之缺乏也令人震惊。当大多数人都在痛悼文明受到困厄、人类遭遇悲剧时,一部分人却在那里大声喝彩,这又岂是一句不合时宜所能概括的?
任何人类文明的瑰宝都应该受到爱护和照拂,而不是遭遇被损害的命运。圆明园是这样,纽约世贸中心是这样,巴黎圣母院也是这样。由无数人倾尽心力创造出来的杰作,既是属于创作者的作品,也是属于民族的骄傲,更是全人类文明水平的里程碑。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能为《巴黎圣母院》中的爱情而震撼,为《战争与和平》中的人物命运而感慨,也同样会在悉尼歌剧院和卢浮宫中感受着美与艺术。我们都在文明的浸润中塑造着自己的人生,也用自己的言行汇聚出一个时代的样貌。
事实上,即便在当时,英法侵略者对圆明园的强盗行径也是被指责的。写下不朽之作《巴黎圣母院》的法国作家雨果,就曾公开批评当时的英法联军,他说:“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对他们我要提出抗议,并且谢谢您给了我抗议的机会。统治者犯下的罪行同被统治者是不相干的;政府有时会是强盗,可是人民永远不会。”
世界各国当然有各自的文明传承、历史文化,这是所谓“各美其美”;但同时,总有一些共同的文明瑰宝与文明价值,所谓“美美与共”。而不同的文明体之间,如果能多一些欣赏与赞美,就是“美人之美”,惟其如此,才有可能“天下大同”。
文明即使被揉成了碎片,烧成了灰烬,但文明的光亮,也会一直照耀着人类,永不磨灭。我们瞻仰有形的建筑,我们也体味残破的遗迹,哪怕是一把灰、一茎草,也会让我们细心感知到历史深处的忧郁和伤痛。在悲剧面前,这样的齐声“叫好”,暴露的恐怕只是无知和愚昧。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