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辈子
(作者半辈子,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娱评人;本文系“荔枝网”及“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个提醒,假如你是毫无准备的家长观众,法国动画电影《虫林大作战》可能会让你愣神一下。
在制作角度,即便有《小王子》幕后团队护航,这部电影也谈不上出色,让人愣神的不是它的水准,而是题材。
这确实是一部给孩子们看的童趣动画片,而它的主题却是影射欧洲现实的严肃命题。
《虫林大作战》的故事很简单,一位流浪的蟋蟀艺术家阿波罗,偶然间闯入了一个蜜蜂统治下的虫林。这虫林是一个花园,更是一个松散的政治体。蜜蜂是其中最为强盛的独立国家,这是一个典型的奴隶制政体。蜂后玛格丽特就像“明君”,她控制着国家资源蜂蜜,决定资源分配和分工协作,一切看起来都井然有序。
在蜜蜂国民里,蜂后需要管理三类人。一类是工蜂等为代表的劳动者,它们需要贡献力量,被国家善待,是重要的国家资源;另一类是温迪为代表的黄蜂,它们并不是劳动者,属于身份特殊但地位脆弱的皇族外戚;最后一类则是夜间昆虫,它们觊觎蜂蜜却没有生产能力,是更落后的暴力侵略者,也即是昆虫语境里的害虫。
电影的主创,很注意把昆虫的组织方式,拟人化对应到欧洲的体制。在蜜蜂国家里,工蜂的分工协作和集体生活,它们的劳动产出、物资分配,甚至蜂蛹也演化为一种国家福利的存在。
整个故事的发生,是一场黄蜂温迪发起的“战争”。在地位上被边缘化的黄蜂集团,想要夺取王国的统治权,其根本就是控制蜂蜜的分配。于是乎,皇族外戚温迪与军队勾结,威胁着王国的稳定。
“战争”的平复,导火线是外来者阿波罗,而解决问题的是蜂后与暴力害虫团伙的结盟。蛾子暴力团成为了新的国家武装,用以击败黄蜂军团,在故事的终结,复辟的蜂后有一番有趣的发言,大意是用蜂蜜收买害虫团,让它成为国家武装。与此同时,蜂后直接承认了此前边缘化黄蜂集团的立场,给他们两个出路,要么团结成为国家力量,要么则被残酷镇压。
主创的严肃表达如此强烈,以至于你不难理解,这样一部童趣故事里,融入了怎样的欧洲政局。蜜蜂国家表面上是文明、富足的,而它潜在的威胁则是多源、尖锐的。有意思的是,在主创的大爱观念里,传统意义上的害虫,实际是可结盟的对象,而内部的权力斗争,则更为致命。
假如你把欧洲国家之于难民的宽容,内部分裂的警惕结合起来,就会恍然大悟。主创的看法,大喇喇摆上台面。归结起来即是,繁荣和平静是不安全的,难民是可团结的,反而如脱欧的内部分裂,才是整个政治体最大的敌人。
类型化的动画电影,一般会把主人公的成长作为主线。在《虫林大作战》里,蟋蟀阿波罗从逃避问题,到勇敢参与解决冲突,这就是典型的成长和转变。在套路之下,主创要传达的信息,却不限于此,主创给出了无数个暗示,让你去发挥,甚至引诱你去过度解读。
在另一部中国观众熟悉的欧洲动画片《我的爸爸是森林之王》里,主创们就一反好莱坞式的套路,成年人总是逃避问题,反而是孩子在无奈之下挺身而出。
当阿波罗被误会为凶徒,舆情汹涌要给他定罪,其中看似软弱的小蜜蜂会出来,直言在没有明确的证据之前,我们不能把他当做罪人。这些不紧要的小细节里,主创传递的信息不言而喻。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创作上的自省,即便在童趣故事中,也有保存言志的冲动。在漫威超级英雄横扫一切的今天,千篇一律的成熟套路之外,一部欧洲动画片里谈论严肃命题?难得。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