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戚宛珺
(作者戚宛珺,“荔枝新闻”特约作者;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跟着作家去旅行,难免会展开一张文学散步地图。
在《咖啡苦不苦中》,读者跟随陈丹燕一起走过世界各地的著名咖啡馆,比如巴黎的双叟咖啡馆、伊斯坦布尔的君子们咖啡馆,维也纳的中央咖啡馆……眼前好像浮现了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对饮、萨特和波伏娃谈话,发现了安徒生在角落里孤独地写作,遇见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眼中同样的风景。
对文学爱好者来说,这样的圣地巡礼是一个很嗨的过程。坐在那张他曾发过呆的座位上,点上同款的咖啡,离内心的偶像更近了一点。《午夜巴黎》的桥段在内心上演,眼睛一闭一睁,好像能与他们隔空对话。
当然,你可以认为这种朝圣行为是一场表演,可笑至极,不过是单纯地打卡,攀附名贵。没有认真阅读过这些作家的作品,却非要去凑热闹来一组摆拍,甚是无聊。
不过最近觉得,也许大家都生活在平行世界。
那些热爱表演的,只想表演而已,收获一些崇拜和宠爱。而热衷于观看这类表演的观众水平,也只能到关注此类表演为止。不买单的,也不至于生气,就像看一场动物园里的表演“智猪跳水”,一笑而过。
如果你出于真爱,想实地亲临、感受一番,那还会有时间care别人怎么想么?
你也许沉浸在作品所描绘的情境里,也许感慨于作者的生平经历。你大概会拍下照片留作纪念,会写一篇长文抒发情感,但其中的内心波澜,恐怕是无法分享的,那是非常个人的、私密的东西。
这个时刻,就应该吃独食。
阅读《咖啡苦不苦》这本散文集,就像泡咖啡馆一样,可以轻松享用。
没有故作深沉的文字,只有咖啡桌上的浮光掠影。翻看本书的惬意,不仅来源于简洁流畅的文字,还包括一幅幅摄于咖啡馆的相片,它们与文字一同架构了更为立体的空间。
相片中那些出没咖啡馆的面孔,就是你印象中的样子,好像没有什么要紧事做,却满是自在。文末,还附有陈丹燕写给女儿和丈夫的明信片、在咖啡馆写下的文字手稿。
文字、思想、光影,这些在咖啡馆里跳跃的、变幻的、值得被捕捉的瞬间,被一一收藏在这本旅行散文集里,记录下了某个清晨或午后,在咖啡馆里发生的事情以及那时的陈丹燕。
咖啡时光应该是轻飘飘的,所以不适合太沉重的话题。
文化、历史、宗教,这些都应该点到为止。疯狂地掉书掉与咖啡馆的主题不兼容,即便在这里有很多思想火花碰撞,诞生和孕育了无数伟大的作品。
相比之下,片段的思考和短暂的放飞更匹配,一个人的早餐时光,工作日里的人们,还有咖啡馆里的厕所,这些描绘都很有意思。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是《罗伊特维尔咖啡馆》。平淡无奇的文章题目,无人知晓的咖啡馆,篇幅只有五百多字,却言简意赅、精巧动人。
“青年人的落拓是无羁,而中年人则是落魄”。坐在这间小小的咖啡馆里,这思考无关文化、无关故事,却在悠然的咖啡香中,被提炼出来。
这段思考,是店铺的装潢、周围的气氛、当下的心情与作者人生经验、知识储备一同发酵的产物。
如果是你,和陈丹燕坐在同样的位置,也不会有如出一辙的感悟。这种思考可遇不可求,所以才激发我们一遍遍地走进咖啡馆,找一处既逃离又在场的精神故乡,在放空的状态下,等待它的随时降临。
回到前面的话题,如果你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只为打卡朝圣而去,那泡咖啡馆这个原本惬意随性的行为,将成为一场军事任务,索然无味。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