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996、生病ICU”?讨论有价值,但不该跑偏|荔枝时评

2019年04月10日 15:28:54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李勤余

  (作者李勤余,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文汇报》评论员;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关于996工作制的讨论再度在舆论场中掀起轩然大波。这事还要从国内程序员界说起。有人在知名代码托管平台上发起了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以此抵制互联网公司超时工作,此举得到大批程序员响应。所谓“996”,指的是每天上午9点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而“996.ICU”,意为“工作996、生病ICU”。很快,这场大讨论溢出程序员界,成为所有职场人共同关注的焦点。

  按说,996工作制这一话题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时隔多年,它仍然能成为舆论热点,这足以证明,996或许已经成为职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如此,一场能够促使公众关注并且正视996工作制的大讨论,显然是有价值的。

  自讨论伊始,多数媒体纷纷撰文表示反对强制性的996工作安排,理由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一些数据可以说明问题:全国总工会开展的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每周工作时间在48小时以上的职工占比21.6%,而加班加点足额拿到加班费或倒休的职工仅占44%

  996工作制的盛行反映出相关法律在落实层面上面临的难题。由于举证难、认定难、违法成本低,违规加班问题很难被杜绝。虽然劳动者有《劳动法》在手,但却被996工作制全面碾压,这显然不应该被忽视。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就此而言,996工作制引发的讨论很有价值。首先,这场讨论证明,劳动者个人的合法权益应该受到尊重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加班,还是不加班,这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选择权应该掌握在个体手中。这既是目前这场大讨论得出的结论,也印证了中国社会在思想上的不断进步。

  其次,用法律而不是用宽泛的道德标准来衡量996工作制,足以说明,中国社会的法治意识得到了巩固和增强。一些大型企业的“情怀说”已经无法打动普通劳动者,大家更愿意依法办事。退一万步说,即使要求加班,也应该依法给足加班补偿。这当然是个好现象。

  不过,对于996工作制的讨论还涉及到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一时之间尚难得到明晰的答案。比如,996工作制到底能不能增加生产力?有人从科学角度分析,认为996并不利于提高劳动效率。《经济学人》就曾撰文指出,工作时间更短,工作效率会更高。例如,希腊是平均每人每年工作时长在2000小时左右,而德国人相比之下则更加“懒惰”,平均每人每年工作时长在1400小时左右。但德国人每小时所产出的GDP则要比希腊人平均高出70%。如果当真如此,我们拿什么来替代996工作制?如何设计出更高效率的工作制度?

  也应认识到,批评996工作制是容易的,但对一家企业和其员工来说,生存问题也是不能不考虑的。在中国商业环境中,竞争永远激烈,落后就要面临生存危机,这也是不能不正视的现实。如今,95后甚至00后开始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他们所秉持的工作理念与8070后完全不同。这些年轻人更愿意追求自己的个人空间,享受自由支配的个人时间,不太能接受把过多精力消耗在工作岗位上。由于他们逐渐占据了舆论场上的主舞台,才使996工作制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但是,996工作制真的会消失吗?或许,激烈的竞争环境也会迫使这群年轻人逐渐适应现实、接受现实。

  所以,996工作制的复杂性可能超越了我们的想象。正因如此,我们不该为其贴上标签,简单粗暴地加以定义。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996工作制的出现或许不可避免。比起一味拥护或批评,我们更应该探索的是,到底如何平衡好勤奋工作和享受生活的关系?要解答这个问题,不能单靠某一家企业,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