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涂格
(作者涂格,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专栏作家,城市研究者;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II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300万—500万的I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就连北上广深等超大特大城市,也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这意味着,“零门槛落户”正在从中小城市扩大到大城市,对万千工作生活在大城市“外地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事实上,在国家层面取消和放松大城市落户限制前,像西安、武汉等许多城市早已经在这么做了。单单今年以来,就先后有广州、石家庄和杭州三座省会级的大城市,出台了各自的“人口新政”。其中又以石家庄放得最开,取消得最彻底。任何人在石家庄,仅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就可向落户地派出所申请户口迁入市区、县(市)城区和建制镇,而且,配偶、子女、双方父母户口可一并随迁。
现在,《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出台,可视为国家层面对于地方上述探索的再确认和顶层推动。它与此前颁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一脉相承,这暗示着国家层面已经在事实上放弃了过去那种“大中小城市和新市镇全面协调均衡发展”的思路,转而重点培育、发展都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
毫无疑问,这是符合城市化发展规律的明智之举。从世界各地的情况来看,城市化的结果必然是大城市化,或者说都市群都市圈化。以日本为例,全国61%的人口生活在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而在幅员面积与中国相若的美国,接近一半的人口聚集在东北部大西洋沿岸、五大湖沿岸和西海岸加州地区这三大都市群。未来,中国人口也将遵循这一路径,越来越集中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这三大城市群,以及成渝、关中、中原、中三角等十几个国家中心城市或重点都市圈。
之所以如此,因为对个体来说,大城市拥有更多的就业发展机会、更好的医疗教育资源;对城市自身而言,人口的集中有利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以一个人口500万的特大城市和一个人口50万的中小城市来说,两者间的差距,不是乘数级的十倍,而是指数级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很多基础设施,比如轨道交通、艺术院团、智力密集型的高新企业等,都只在大城市中才有。
基于此,取消和放松大城市落户限制可以说是大势所趋。它不仅为低学历、低技能人群进城落户,共享城市化发展红利敞开了大门,也能够帮助城市应对低生育率、老龄化等挑战,增强城市的发展后劲和竞争力,可以说是双赢之举。
当然,作为城市管理者,除了放宽落户门槛、吸引外来人口,同时也应该考虑,人涌来了,相关的配套是否也跟上了,会否出现去年西安“欢迎落户却‘限制’高考”的情况——虽说西安这样做,有防范“高考移民”的考虑,但不可否认的是,面对短时期内上百万的新增人口,任何城市的公共部门都难以从容应对、快速消化。换言之,只有当公共配套等基础工作做扎实了,那么源源不断涌入的人口才能助力城市的起飞,而不是变成拖累公共财政的负担。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