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4月3日电(庞雪汀)4月3日上午9:30,在位于长江南岸的南京中山码头,400多位市民扶老携幼,手持鲜花,登上今年首轮“江祭船”,一同悼念永眠于母亲河长江的故去亲人。据了解,为满足市民对骨灰江葬先人的祭祀需求,今年,南京市从4月3日至7日共安排了11艘祭扫船只,发放免费登船票4280张。
市民向江中抛洒花瓣,祭奠先人。 新华网发(李泽睿 摄)
上午10:00,祭扫船只行驶至江葬水域停稳后,举办了简短而庄重的追思仪式。伴随着轮船的鸣笛声,市民们将片片花瓣撒入长江,张贴祈福卡,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期间,为保障江祭活动安全顺利的开展,南京市海事局执法人员协调海巡艇在现场进行了维护与监控,并对上下水船舶进行了疏导和协调。
人们面向长江,向故去的亲人默哀致敬。新华网发(李泽睿 摄)
“我的奶奶是2013年去世的,当时我在报纸上看到了呼吁生态文明江葬的信息,觉得这样的殡葬方式既环保又有意义,就决定将奶奶的骨灰撒向长江——这条曾经养育了她的母亲河。从那以后,我每年都来参加集体江祭活动,我感到每年登船的人越来越多,看来江葬正在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市民程先生说。
大江东去,带走人们对先人的思念。新华网发(李泽睿 摄)
据悉,南京市自1991年首次组织集体江葬活动,至今已举办了36次,先后有近万名逝者选择与江水同眠,告别了几千年“入土为安”的传统墓葬形式。2004年开始,为解决市民就近到江边自行烧纸钱,既不环保也不安全的问题,市殡葬管理处每年清明期间统一组织集体江祭活动,引导市民以抛撒花瓣、张贴祈福卡、朗诵祭文、面向长江寄语等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怀念; 2015年,南京市首次向本市户籍选择江葬的逝者家庭颁发《江葬证》,对参加市殡葬管理处组织的集体江祭活动的本市户籍家庭,每户限免6张登船票费用,并赠送每户花瓣1包,每人鲜花1枝。
南京市殡葬管理处工作人员田野表示,多年来,南京一直在致力于推行生态文明的殡葬方式和祭扫方式。江葬、树葬、草坪葬……这些方式不仅环保节地,也使得对亲人的追思活动更加安全和文明。从2019年3月1日开始,凡南京市户籍人员或驻宁部队现役军人逝世后,在经营性公墓选择不留灰、不立碑生态安葬的,免除生态安葬所需的费用,同时给予每户2000到3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