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公司开到国外,让射阳草编更好地走向世界,也让世界领略中国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3月30日,江苏桃园家饰有限公司日本分公司在日本名古屋市注册成立。该公司董事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草编)代表性传承人戴元军说,这是继越南分公司、柬埔寨分公司后在境外成功注册的第三家分公司。
“射阳草编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单位——江苏桃园家饰有限公司在非遗产业化方面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社文(非遗)处处长丁玉梅介绍,江苏桃园家饰有限公司目前是全省第一家把公司开到国外,进行产品生产和设计研发的非遗传承单位。射阳草编成为全省首个境外产业化非遗项目。
草编是纯天然材料加工的产品,生态环保,而其形状、图案、纹理、装饰等蕴含的文化元素,深受国外消费者青睐。作为非遗文化产品出口的先行者,戴元军积极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大胆开拓国外市场。江苏桃园家饰有限公司生产的“桃园家饰”草编制品,涉及文化工艺墙纸、窗帘、地毯、秸秆工艺画、装饰工艺品等八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已经出口到已经出口到意大利、法国、比利时、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公司出口额为1132万美元。戴元军说:“每一件出口国外的草编产品,都在诠释和传播着我们的民族文化。”
戴元军告诉记者,柬埔寨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金边洞里萨湖附近,主要进行草编制品的生产与加工。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盛产芦苇、蒲草等,发展草编产业前景广阔。公司还与当地伤残军人康复中心合作,安排国内技艺娴熟的师傅手把手地传习草编技艺,生产出来的产品直接发往东盟及欧美市场。
越南作为东南亚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是中国产品进入东盟市场的重要渠道。戴元军深切感受到,“一带一路”倡议为非遗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搭建更多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的同时,也为非遗项目产业化拓展了开放共享的市场空间。戴元军说:“相对国内,越南本土人工成本的优势也为射阳草编产业化赢得了商机。”
“这两年,国家通过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鼓励政策,促进有市场竞争力的非遗项目产业化、品牌化。”丁玉梅说,射阳草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正以实际行动推动行业发展,不仅要让非遗“活”起来,还要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与文化自信。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