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有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它也是国内第一个长江洲滩型国家湿地公园——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
新济洲主要包括新济洲、新生洲、再生洲、子母洲和子汇洲五个岛屿以及长江水域和两岸滩涂地,湿地面积约27平方公里,是南京第一家“国家湿地公园”。
作为长江中下游原生态环境保持完好的洲群,新济洲成了湿地物种基因库和野生动物栖息的天堂。
如今的新济洲,草木繁盛,鸟类栖息,生机勃勃,野趣盎然,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是南京“离野生动物最近的地方”。
关于野生动物的保护
南京所做的比你想象的还要多
南京市石臼湖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是江苏省重要的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监测点之一。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年用于监测点建设,逐步建立起有效的监测保护体系。
石臼湖号称南京的“天鹅湖”,也是重要的候鸟迁徙栖息地,每年冬天成千上万只以小天鹅为主的雁鸭类野鸟来此栖息。
△池杉湖湿地公园内已发现各种野生鸟类102种,其中不乏许多世界濒危的珍稀物种。
推进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栖息地保护,建立了自然保护小区,在做好保护小区的界线划分、立界桩、监测系统、防护栅栏等措施。依托南京市红山动物园实施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近年来,先后争取市级财政资金300多万元扩建南京市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在人员队伍、专用设备、饲养场所、动物福利等方面都处于全省前列。
在南京,不止能看到野生动物,时不时还能瞧见“微笑精灵”江豚的身影。
2014年9月,省政府批准设立南京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西起江宁区新生洲,与安徽省马鞍山市相邻,东至南京长江大桥,全长44.8公里,规划总面积86.92平方公里。
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在主城区附近,大家有机会近距离观看到江豚的保护区。
保护区成立以来,南京市绿化园林局编制了保护区总体规划,开展巡航巡护、科研监测、保护区生境修复及江豚救助等活动,保护可爱的江豚。
长江是南京的生命河、母亲河 南京与长江,相依更相生跨江而踞、拥江而兴的南京是长江经济带上一个独特的标志性城市。
长江岸线全长197公里,绝大部分是生产性岸线。其中,长江南京段全长97公里,从江宁区与马鞍山交界的和尚港直至与镇江交界的大道河口。
近年来,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牵头接连出台了《南京市滨江生态环境保护要点》《南京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南京长江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与生态修复重点工作。
南京有山、有水、有平原,浩浩长江穿城而过玄武钟山点缀其间,十里秦淮婉约流淌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最是南京独特的格局。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绿化园林局说了:推进生态环境,南京要这么做。
出台文件,指导修复长江生态今年初,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制定了《2019年南京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南京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9年度实施方案》、《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2019年度实施方案》、《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9年度实施方案》四份文件。其中,年度《目标任务》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为重点,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还将牵头编制《南京市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实施方案》,推动《滨江要点》7方面40项重点任务55项重点工程项目及《南京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6个方面63项任务实施。
聚力岸线保护,消除劣V类河道
去年2月,南京制定出台了《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办法》,把长江岸线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了各行政主管部门和沿江各区政府统筹协调长江岸线保护的工作机制。
启动了《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详细规划》编制工作,重点对长江岸线项目整治段、水源地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等段情况进行现场核实,力争6月底前完成规划初步成果。
南京共有入江支流28条,其中,秦淮新河、外秦淮河、金川河、北十里长沟东支、北十里长沟西支、城南河、滁河等7条为省控入江支流,其余21条为市控入江支流。
7条省控入江支流水质已大幅改善,2019年1月已全面达标。21条市控入江支流中有11条已基本消除劣V类,另10条劣V类河道,均已制定消除劣V类时间表。目前,市控入江支流整治工作已全面展开,计划今年年底完成。
下一步,将全面推动长江岸线清理整治,持续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果,全力推进入江支流水环境提升,大力推进污水系统提质增效。
开展长江绿化造林建设,打造滨江生态绿道去年,市绿化园林局完成绿化造林3.85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1.15%,跃居到全省第一。今年计划实施绿化造林1.5万亩,其中沿江绿化造林5250亩,沿江各区分别编制了长江岸线绿化造林实施方案,预计今年南京林木覆盖率可达到31.2%以上,力争保持全省第一。今年,市绿化园林局将继续以长江作为湿地生态保护重点,计划在长江沿线新建1个省级湿地公园,3个湿地保护小区,修复江滩湿地400亩以上。
南京是长江下游唯一的跨江发展城市,为发挥独特的地理区位、大江风貌和人文自然优势,2013年南京启动了滨江风光带建设。
滨江风光带全线规划建设了长约60公里的滨江绿道,目前已完成了52公里。其中江南滨江绿道38公里(含江心洲12公里),江北滨江绿道14公里。
市人大制定、省人大审议通过的《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南京“智慧工地”建设在全省领先,采用新技术新手段智慧化管理工地扬尘;南京市生态环境局进一步规范并加强全市工业企业管理标准,高于国家规定标准。用绿色坚守来呵护城市,这样的南京,就问你爱不爱!
(来源:南京发布 编辑:陈茜)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