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顶上的wadisumu小镇,艰难地下一个近60度角的坡,才能抵达佩特拉。坡陡路窄,印象中刚下到山脚,右转就遇上会车,不得不来了个急刹。
从行政区划上来看,佩特拉隶属于wadisumu,因旅游业而兴,从最初的小小村庄已发展到近百家酒店的规模。酒店们也多是依山而建,所以从房间的阳台向下望去,远远地就能看到佩特拉。
山谷中的大神殿。本文图片均为 雅狼 图
Wadi意为沙漠,进入中东后就是一个高频出现的词。这足以交代佩特拉周围寸草不生的大环境,然而,今日的佩特拉却是群山中的一个神秘峡谷。在亿万年前,这里是一片大海。历经沧海桑田,留下了迷人的粉红色岩石。
我们住的酒店在半山腰,再向下就是佩特拉著名的红岩酒吧。吃饭时,一个刚从景区出来的上海姑娘特意提醒我们:“特别难走,脚都断了”。不过,看着景区门口大屏幕上一组组壮丽航拍,我还是抑制不了激动的心情,不顾正午的太阳灼热,裹了个头巾就进去了。
贝都因人的惊喜
进入西克峡谷前,有一段约1公里的马道。在景区联票里,这一段骑马是免费的,但是马夫会向你索取小费。我的马夫英文流利,是个小头头,向我介绍了马道左侧的三座神灵石,四座方尖碑金字塔。此刻,还感觉不到一丝古城的迹象,但人工造物的痕迹已经显露。
在峡谷的入口,你可以选择收费的马车或者步行进入。西克峡谷长约1.5公里,道路蛇形向内,狭窄得很,有时只能两人并行。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规定,峡谷内没有设置路灯和座椅,路面也是天然砂石。
西克峡谷入口,马道的尽头,易守难攻。
据说,入口处曾有一道凯旋门,横跨过两侧四五层楼那么高的悬崖,山体随着光影变换呈现出赭红,颜色在砂岩中若隐若现,还间杂一些魔幻的黄、蓝 、白 、绿的色条。
这样的奇景中,自然不乏传说。峡谷蛇道在阿拉伯语中叫做“威地穆萨”——摩西之谷。相传,先知摩西曾到过这里,他用手杖敲击峡谷,出现了神奇的摩西泉眼。沙漠中出现了绿洲。而今,摩西泉眼无迹可寻,顽强的生命却遍地可见。在山间岩石里,有一些不知什么时代生根的小树郁郁葱葱。
看来,神话并非空穴来风。佩特拉是沙与水的产物,它处在东非大裂谷断裂带的延长线上。据考察,数百万年前,这一带是大洋海底,经地壳变迁,火山喷发,岩体自然断裂,再历经万年流水冲刷,水面褪去,陆地渐成沙漠。因此,山体形态十分特别,远看山崖像是被刀劈斧砍出的,近看岩壁走向却显得圆润流畅。细心观察岩石纹路,不难发现有无数流水冲刷的痕迹,火山矿物质沉积为玫瑰一样闪亮的红色。
同样有生命力的是裹着头巾的贝都因人,“贝都因”是阿拉伯语音译,意思是“逐水草为生的人”,摩西的传说仿佛也说明这一点——一万多年前,贝都因人就已在阿拉伯半岛的迦南地区(今巴勒斯坦)扎根。
他们皮肤黝黑,身材瘦削,从出租骆驼到经营小商铺,垄断了景区内“吃住行游购娱”的一切。没有进入佩特拉前已听到了很多质疑,“过度商业化”、“强买强卖”、“贝都因人一开口就是dollar”。
光润无比的岩石表面呈现玫瑰色,由火山矿物质沉积而得。
历史上的贝都因人任侠豪勇,信奉伊斯兰教中的逊尼派,一度是阿拉伯世界技术最先进的民族,强大时几乎建立起帝国,在不同时代遭到了古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剿杀。一战后,他们大部分被迫融入中东各地定居,只在西亚与北非沙漠中留有部分纯正血统的族人,他们与现代文明隔绝,固守贝都因部族的游牧传统,重视家庭、氏族、荣誉,尤其是自由。
大多数贝都因人生计艰难,加之约旦是个穷政府,全国最大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全球化资本裹挟而来,可想而知,为了安置贝都因人的生计,佩特拉的服务业渐渐出现了垄断。在攀爬代尔修道院的途中,我们交了一个贝都因朋友。据说,景区中工作的贝都因人大多数拒绝去山上的小镇定居,还住在祖先居住过的半山石窟里。只有太阳下山后,暂时从商业化中脱离的他们人才露出豪爽好客的一面。
纳巴泰人的影踪
在阴暗的峡谷里,能看见两侧的水槽和高大的水坝。石壁上的水槽是纳巴泰人用来引水的,通往城市的储水池。顺着水槽的走向,在峡谷尽头,中东的太阳和耀眼的玫瑰神殿像梦境一样出现了。
这就是许多电影和小说中描述过的卡兹尼神殿,高40m、宽30m,希腊风格。是佩特拉的国王阿塔斯三世的陵寝,也有人说,里面藏有法老的宝藏。
藏在西克峡谷里的玫瑰神殿
好似中国的乐山大佛,始建于公元一世纪的神殿是从山里雕出来的,一共上下两层,下层有六根直径2米的圆柱和半圆柱,恢弘的柱廊装点着柯林斯柱头、带状雕饰,以及栩栩如生的圣母、天使和武士雕像。门楣和横梁上刻有30朵精美的小花和7盏酒杯,代表一个月30天和一周7天。殿堂地下还有一层,有四个墓室,曾发现十一具遗体。
建造这样的工程不易。首先要爬到山顶,削平山头,再从上而下地凿开石窟,最后建造宫殿。如果登上台阶,从下层廊柱进入宫殿大厅,可以看到,几百平方米的大空间,石头打造,竟然没有横梁支撑,在工程学上也算得一个奇迹。建筑可谓巧夺天工,而最惊艳的是神殿的颜色——暖色的天然岩石被阳光一照射,像火一样燃烧。顿时呈现出红色、桔色、玫瑰色的闪烁变换,再仔细看,还能看出蓝色、绿色和紫色,显然这都是火山岩浆内各种矿物质。
许多游客兴奋地在下面合影,论高大程度,这座庞然大物确实有罗马立柱的气势。
佩特拉不仅仅只有一座神殿,在偌大的山谷里,还有普通人留下的生活痕迹,比如古罗马剧场遗迹、柱廊街、皇家陵墓、山顶祭坛、拜占庭教堂、大神殿和代尔修道院,它们掩映于四周的山坡上和山脚下,构成了这座迷一样的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佩特拉是一座活人和死人共存的城市,西克峡谷中能看到佛龛和岩壁里的墓穴。山谷中有大量石窟墓穴群,据说当年活人的住宅就建造在墓穴旁。
这些山间墓穴都是纳巴泰人留下的
1812年,英籍瑞士人约翰·路德维格·贝克哈特无意中进入了这片山谷,和我一样惊为天人。尤其是他的考察日记出版后,世人对纳巴泰人充满了好奇,他们是谁?怎样办到的?
纳巴泰人的来龙去脉基本是个谜。这群阿拉伯半岛最早的游牧商队,以交易乳香、没药和香料为生,在贸易繁荣的基础上建立了王朝。国王阿雷特斯三世统治时期,纳巴泰王国曾经极度繁华,疆土甚至一直延伸到叙利亚的大马士革。
公元前3世纪,他们在撒哈拉山脉的中心建立了佩特拉古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这里成为纳巴泰王国的首都。
当时的佩特拉是一片沙漠绿洲。摩西泉眼润泽过的穆萨山谷水源充沛,适宜人类生存,有着成群的绿树和水草,适合游牧,西克峡谷易守难攻,是王都的天然屏障。几个世纪的繁荣后,公元 106年,佩特拉迎来了占领者——罗马军队。纳巴泰变成了罗马的一个行省。
然而,罗马人的统治与殖民没有改变佩特拉商贸名城的地位,反而使得它垄断了从埃及去往东方的商路,达到了商贸繁荣的鼎盛。仅存的古罗马半月式剧场从石山中雕凿出来,最大容量达六千人,可想而知当时的盛况。由于南来北往的商旅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佩特拉石刻中就有不少外来神和东方丝绸之路的商旅塑像。
佩特拉博物馆中的香料之路介绍
香料之路的兴衰
穿过平谷,前往皇陵的路比谷底的砂石路更难走,几乎要手脚并用,不时绕过大大小小的碎石,爬到半山腰,可以看到对面的大剧场。
一阵浓烈的香气吸引了我。面前是一个小商铺,摊前铺放着许多香料。身披白色长袍的男人笑眯眯地向人们兜售,据说有三百纳巴泰人后裔依然住在佩特拉半山的石窟中,不知眼前这位是贝都因人还是纳巴泰人的后裔。
落地中东后绕着死海旅行,一路看到了许多香料之路上的古城。此刻突然意识到,原来香料之路最重要的城市,就在这里。
距今3000年前,阿拉伯半岛已经开始驯养骆驼,人们可跨越荒漠进行长途贸易。半岛南部盛产乳香和没药,为漫长的“香料之路”做好了铺垫。公元前8世纪,基于宗教对于香料的需要,阿拉伯半岛南部的香料开始供不应求,沿途的绿洲城镇随之兴起,香料之路上的很多著名的贸易古城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贸易带来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也让政权强大起来。绿洲商道的安全和补给都需要武力保障,商旅必须向掌握贸易路线沿途区域的统治者纳税,以求得平顺。故而,地扼这条贸易要道的王朝渐渐富可敌国。
当地市场上出售的五颜六色的香料
佩特拉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佩特拉地处红海和阿拉伯半岛的交通要道,在以骆驼为主要运输工具的时代,这里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西边的地中海和东边的亚洲,商旅们必须穿过狭长的西克峡谷,来到纳巴泰人的王都佩特拉,交易阿拉伯人的乳香和没药和死海的沥青。昔日,香料贸易是中东最大的财富来源,因此纳巴泰人曾因掌控了香料贸易而富甲天下。
到了公元3世纪起,红海贸易兴起代替陆上商路,佩特拉的枢纽地位开始衰落,同时大量人口的出现使地方的资源耗尽,温饱无法得到保证。到了公元7世纪,被阿拉伯军队征服时,本地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一座废弃城池。
在公元五世纪时,朝圣之路的兴起,再次复兴了香料之路。香料之路依然继续了几个世纪,直到航海大发现的先驱者登上新大陆,最初驱使他们的动机之一还是香料。
虽然,今日的佩特拉古城,已经找不到太多直接和香料之路相关的遗址,但它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依然活在无数历史典籍的片段记录里。
我也买下了小小的香囊作为留念,仿佛历史的盛衰还残留在这些神秘的气息里。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