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脉】汪氏小苑:一宅四院中诉说着扬州盐商的兴衰

2019年03月19日 15:24:39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扬州,东圈门历史街区地官第14号,有一座古朴低调的宅院静默伫立。因它曾经的主人姓汪,且以住宅为主,花园玲珑小巧,故称“汪氏小苑”。这是扬州现存最完整的清末民初盐商大宅门之一

  汪氏小苑,占地4.5亩,现遗存老房97间。它坐北朝南,中间住宅,四角花园,呈现出“一宅四院”的独特格局。住宅建筑呈九宫格分布:前后中轴贯穿,左右两厢对称,房屋三进三纵。东、中纵路是正堂、客厅和男主们的住所,西纵路是女眷住所,南北走向有一条窄长的砖石火巷。宅院布局规整,比例均衡,中正平和。

  汪氏小苑建造之时,中国历史上曾经富可敌国的特殊群体——扬州盐商,已经走向没落,园主汪竹铭便是末代盐商中的佼佼者。汪家的“乙和祥”是当时扬州数一数二的盐号汪竹铭被誉为“缔造了扬州盐业落日中的辉煌”。汪竹铭有四子二女,除了经营盐业,还涉及房地产、皮货、金融等行业。他艰辛创业、勤俭持家,成为盐商中“商而兼士,贾而好儒”的代表。然而,汪家父子深知,漕运衰落、盐商没落的时代大趋势不可逆转,战乱中朝不保夕的危机感如影随形,于是,他们倾注心血营造了这一处平实、简朴的宅园。

  汪氏小苑,外形四平八稳,处处体现着儒家的中庸之道,然而,在建筑的深层设计中,却将乱世之中盐商的极度忧虑,展现无遗。汪氏小苑内设计了许多机关,天花板上有暗阁、镜子后面是暗门、地板下有藏宝洞、花园里有可容纳20人的地下室,还有通往外面的暗道等等。细细探索,方方正正的屋子如同迷宫一般,隐约透露出扬州盐商惶惶难安的心境。

  汪竹铭离世后,汪家子嗣苦苦支撑家业,十年间,长子、三子、四子相继早逝。1937年扬州沦陷,汪家迁往上海法租界,之后再未能回到昔日的家园。

  如今,鼎盛一时的扬州盐商早已谢幕退场,然而,从大气、张扬的个园,到低调、内敛的汪氏小苑,不同时期的盐商们留下的园林,将依然在世人耳畔,絮絮诉说着盐商的辉煌与没落。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