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十年,那些不能忘却的记忆

2019年03月05日 17:55:13 | 来源:人民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日历第十次沉重地掀到这一页: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一个国人不忍碰触的国殇日。能够陪伴灾区抚平深创巨痛的,不仅是流水般的时间,更有那些永不能忘却的记忆,那些刻在无数人生命中、刻在共和国年轮上的人和事。

  198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作家韦塞尔说过:“我们决不能让我们自身忘掉那些死去者的命运。如果我们真忘掉了,我们就是使他们再一次的死亡,我们自己就对他们的生命、他们的死亡变得毫无价值而负有责任。”事实上,对任何灾难,最好的祭奠,是凤凰涅槃般的进步,唯有生者奋进的步伐才能让逝者心安。且让我们重温这十年,重温曾让我们牵挂的那些人和事,痛定思痛,或许才能有所收获。

  我们难以忘却的,是数万曾经缤纷的生命,拥有多彩人生的同胞,在“5·12”那个下午骤然离去——长歌当哭、远望当归的集体伤逝,让共和国从此更加尊重生命、以人为本。当年,一个叫晓桦的小女孩,先后失去了同学、老师、奶奶和弟弟,在绵阳九州体育馆,在记者镜头前,全国人民都揪心地听到她的失声痛哭。泪飞顿作倾盆雨,她哭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悲怆!汶川哭,四川喊,全中国都失声,大地震夺走了八万多同胞的生命!

  汶川大地震七日之后,五星红旗为遇难同胞而降——全国哀悼日的设立,是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为平民的群体性遇难举行国葬。下半旗志哀,表达出从决策层到全国人民对生命最深切的缅怀。大灾大难之后,我们收获了对生命的高度尊重,社会文明走向更高层次。

  十年后,遇难者坟前的小树成荫,幸存者脸上的笑容重现,新生儿已成茁茁少年,崭新的北川县城让灾民又有了美好家园;历经生死,喊着“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困难能战胜”,他们用勤劳双手重建美好家园。这十年,幸存者的人生,已经嵌入波澜壮阔的中国故事,有跌宕起伏,有扣人心弦,有歌哭欢笑,更有平静安然……

  我们难以忘却的,是危难之中飞身赶到的子弟兵,是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志愿者,站在祖国需要的地方,让中国日益变成“一块钢板”。天崩地裂,房倒屋塌,威武之师抢险救人、冲锋陷阵。当年,空降兵“十五勇士”惊天一跳,冒死进入已失联两天两夜的汶川震中,绝望中的灾民看到天兵的到来,颤抖喊出“解放军来了”,那意味着生的希望和信心——这是中国空军部队首次在高原复杂地域,既无气象资料,又无指挥引导,运用伞降方式赌命般进行地震救援。而今,中国救灾减灾能力日益增强,还数度远赴海外,接回遇险同胞。

  志愿者们挺身而出,在抗震救灾中成为贡献卓著的中流砥柱;全国人民心手相连,用各种方式援助援建灾区……不光是惨烈的灾变中,更在灾后重建的漫长岁月,以80后甚至90后为主体的年轻一代,用坚强、韧性、专业知识与责任感,让长辈们刮目相看。在玉树地震,在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在中国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他们逐渐成为共和国的生力军,显示着炽热的情谊和深沉的责任感。

  我们难以忘却的,是我们收获了“对口援建”这一灾后重建模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快速集结,“一省帮扶一个县”的“对口帮扶”模式的成功,让世界惊叹“中国式帮扶力量惊人”,“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东部19省市“对口支援”灾区19个县市,承载着无数爱心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奔涌的江河大川,滋润着饱受创伤的土地。

  重建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民生优先”,灾区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都比灾前脱胎换骨,学校、医院的软硬件,吸纳就业的能力,建筑的抗震标准 ,都远比灾前更上一层楼。党的十八大以来,曾经的39个重灾县,年均GDP增长达9.2%,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也达到9.2%。

  我们难以忘却的,是收获了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的科学认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向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致信时所说,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科学认识致灾规律,有效减轻灾害风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我们难以忘却,我们永远铭记,是为了在痛楚中学习,在痛楚中进步。灾难与辉煌并存,痛楚与复苏同在,细数十年成果,值得格外珍惜……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