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表扬小组:成年人的世界本没有乌托邦|荔枝时评

2019年03月05日 15:02:29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王钟的 

  (作者王钟的,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个创始已有5年,号称以溜须拍马为主业的豆瓣小组,这几天突然火了。经媒体报道后,短短几天,这个“相互表扬小组”的组员人数突破了9万大关。

  “考研失败,在迷茫地找工作,求表扬”“一个月没洗澡了”“被发了好人卡,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哭”……潜伏在相互表扬小组,很快发现这些生活中通常被定义为负面的状况,在小组里总能得到赞许。

  “要表扬不要杠,随手举报评论里的杠精”“标题和内容不要说脏话”“要做有素质的文明人马屁精”。正如置顶的一条小组“公约”所言,无论网友说什么,总能得到表扬。我注意到,在这两天发布的诸多“求表扬”帖中,唯一“不和谐”的网帖是某杂志记者征集采访对象,但底下留言依旧是一贯的表扬声,真是“城会玩”啊!

  话又说回来,在当下贩卖焦虑的舆论空间中,相互表扬小组仿佛成了一股“清流”。在这里,困扰都市青年的住房、婚恋、职业发展等问题,好像烟消云散——因为,不管你怎么样,不管你怎么做,都是对的,都是好的。

  这样的精神乌托邦,当然只能在网络上存在。实际上,在小组里发帖求表扬的组员,也未必真的相信自己的状态有多好,自己的能力有多么出众。他们既然选择到这个无厘头的豆瓣小组里求安慰,其目的就多多少少是出于一种娱乐心态。不过,也正是这样的娱乐心态,起到了激励自我、释放压力的客观效果。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网络空间大概是这条俗语最忠实的实践者。人们更愿意传播坏消息,这或许是朴素的传播规律。但在人性深处,没有人会拒绝美好和善意。

  相互表扬小组走红,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激励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稀缺。在追求效率、一切都用KPI考核的职场管理体系中,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教育评价体系中,激励常常被管理者和教育者忽视。目标太多,表扬太少,才突显相互表扬小组的弥足珍贵。

  前些年,彩虹合唱团一首《感觉身体被掏空》,道出了都市青年的心声。最近,90后开始养生又登上网络热搜。精神上的困顿令人担忧。在网上寻求陌生人的表扬,只因为现实社交中缺少喘口气、听一声赞美的氛围。

  不过,陌生人的表扬终归是廉价的。当溜须拍马成了一种行为艺术,其实质意义就过犹不及,很可能异化为对真诚赞美的一种讽刺。多看相互表扬小组里的留言,不难发现这些赞词已经形成了一种套路。“加油鸭”“一定会越来越棒”,这些空洞的表扬反反复复出现,让人嗅出了某种“高级黑”的味道。

  从某种意义上看,相互表扬小组就是前阵子网上流行的互撕群的反面。互撕群里虽然乌烟瘴气,但陌生网友之间其实也没那么多真的要撕的,无非是情绪的发泄。而相互表扬小组美则美矣,但终归是精神上的“美丽新世界”。

  令人欣慰的是,相互表扬小组走红以后,不少组员也开始反思组内出现的不良风气。“让我们看看你能一个人勇敢旅行,而不是误了车还求表扬”“让我们看看你在笨拙地努力,而不是乞求廉价的表扬”……这段小组发言无疑更发人深省。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如果分不清表扬和捧杀,那可能只是精神上没有断奶、灵魂深处软弱不堪。

  一言不合就对喷互撕的杠精不理性,动辄讨好奉承的马屁精也不理性。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最本质的要求是对事物评价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一个只有坏消息的世界固然是不堪的,但一个只有好消息的世界同样是虚伪的。在文明有礼的网络空间中,我们既不需要杠精,也不需要戏精。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