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电烙笔、一张三合板,在一双巧手的绘制下,一幅精致的烫画就此诞生。这种烫画又叫烙画、火笔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后曾一度失传。古人称之为“火针刺绣”,是民间流传的一种极其珍贵的画种,如今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昨日,记者来到家住市中医院东门的张文军家中,看这位画家的烫画。张文军,四甲人,1954年生。曾祖父一辈居余东老街,是书画之家。祖父张殿林的书法及烫画在当地有名,父亲也会点烫画。张文军自小就喜欢画画,退休前是四甲齿轮厂的工程师兼美工。
“烫画就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不施任何颜料,以烙烫为主、套彩为辅的表现手法,在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勾画烘烫作画。”张文军说,“烫画绿色环保,古朴典雅,有一定的浮雕效果,极具装饰和收藏价值,近年来吸引了国内外广大客商。”
儿时的张文军,看到过当年祖辈采用铁丝仿烙笔,在油灯上炙烤后烙绘筷子、尺子、木梳等小件日用品。30多年前,他爱上了烫画,如今成为南通木板烫画一绝,曾经为余东东岳庙创作了高1.6米、宽0.8米的关公作品,现在高高挂在大殿上。还为通东一企业家创作了长2.4米、高1.5米的巨幅山水画作品。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新盖楼房人家需要毛泽东、朱德像的不少,如今山水、花草、生肖居多。据悉,平均每年他能创作20幅左右,30年来至少有四五百幅,多为四甲、正余、包场一带企业家创作,部分作品还被港台及东南亚藏家收购。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