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光宝气!徐州花灯艺人制作400余个荷花灯闹元宵

2019年02月15日 11:36:50 | 来源:快哉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荷花灯”出水芙蓉,“猪灯”憨态可掬,兔子灯惟妙惟肖……

  元宵节临近,徐州市花灯艺人钟义臣正加班加点赶制花灯。

  夫妻巧思妙作花灯俏

  一进入钟义臣家的客厅,映入眼帘的就是挂在屋顶的大大的荷花灯。荷叶、花瓣和花苞都栩栩如生,微微灯光透过白绢照射出来……这样精美绝伦的花灯出自一位年近60岁老人的双手。

  看似结构简单的花灯,需要繁琐且漫长的制作过程。一只纯手工制作的花灯要经过扎、糊、画、亮四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求耐心、细心、真心,耗时十多个小时。

  别人用皱纹纸做粉色的花瓣,钟义臣和妻子縢美丽是用手一点点折出花瓣上的褶皱,精致、自然,与皱纹纸花瓣一对比,高下立见。

  “花灯骨架主要用的是竹条和高梁杆。”钟义臣捋了捋花灯下垂着的流苏,得意的神情溢于言表。他用的竹条现在市场还能买到,高梁杆却是越来越罕见了。为此,他去年专门跑到棠张,找到当地的农民花几百元钱高价订购。

  除了在家赶制花灯迎接元宵节,钟义臣时常待在泉山区西关煤建西村的工作室内。

  除了400个荷花灯,他的工作室里还有一排生肖灯,都是钟义臣退休四年来做的猴灯、鸡灯和狗灯,灯下面安装了轮子,牵了就能在地上跑,最讨孩子们喜欢。

  一双大大的招风耳,粉嘟嘟的,很有灵气;猪头向上扬起,嘴巴张开咧成弧形,让人看着就开心。

  十多岁入行三代传承

  钟义臣祖上三代都扎花灯,他从小耳濡目染,十多岁入行。花灯从设计到制作全部由他和爱人手工完成,画草图、做竹条更要求像做工程一样仔细,差一毫米也不行。

  高高挂起的花灯着实让不少人回忆起“那些年”。 钟义臣说:“在用电紧张的年代,花灯是节日里人们精神的寄托。在漆黑的夜晚,有一盏斑斓夺目的花灯悬挂在自家门前,是一件令寻常百姓心生向往的美事。各家各户的孩子们,都争闹着让父母带着去赏花灯,邻里街坊融洽和谐。”

  说起最近几年流行的塑料花灯,钟义臣坦言,对传统花灯艺人来说,冲击力不小。

  “塑料花灯样式花哨,造型百变,价格低廉,小孩子很容易被吸引。”钟义臣说,刚刚过去的2018年,他曾在奎园小学,教授非遗传承课扎花灯,参加的学生有一百多名。

  他拿着一盏塑料灯和一盏自己手制的灯,问孩子们哪个好看。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手扎的花灯好看。

  2019年2月13日下午,徐州市文化馆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课程,钟义臣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花灯制作手工课。

  在现场,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钟义臣讲花灯的历史典故、花灯的种类和制作流程,看着先生手中惟妙惟肖的荷花灯、滚圆可爱的五彩猪灯,孩子们露出崇拜的目光。

  徐州花灯市场遇冷  非遗传承面临困境

  据了解,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制作传承人仅有4人,会制作花灯的人为数不多,且多为老年人。

  如何破解花灯传承面临困境这一难题?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负责人王青教授说:

  “一方面,可以让花灯制作走进高校,走进课堂,请花灯制作人为大学生讲授花灯的民俗文化,传授制作花灯的方法,另一方面,可以举办竞赛形式花灯展览,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花灯制作人的作用,让花灯艺术与其他民间艺术嫁接,共同打造城市文化景观,成为城市形象的传达者。

  从市场经营角度而言,政府主管部门应当为传统花灯的制作销售提供合适的场所,让百姓能买到心仪的纯手工制作花灯,民间组织可以帮助这些手工制作花灯者搭建网络销售渠道,让传统花灯大放异彩。

  总之,应当让传统花灯这种国粹艺术焕发出更新的生命力。”

  (来源/快哉网 编辑/刘静)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