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20所学校将试点开设游泳课,新建7所普惠幼儿园、4所中小学

2019年02月12日 09:59:31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天上午,扬州市教育局召开全市高品质教育建设动员大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新的一年,扬州市教育系统将紧紧围绕“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目标,致力“办高品质教育,建高品质学校,育高品质学生”,重点实施好几项工程。

  一是教育资源扩充工程。

  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制定全市《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及《加快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依据《江苏省“十三五”时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要求,启动新一轮幼儿园布点规划修编工作。新(改、扩)建普惠性幼儿园7所,启动4所中小学建设工程,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3.75万平方米。落实农村地区幼儿园服务区制度,新创省优质幼儿园7所。

  着力消除义务教育大规模、大班额现象,小学初中新招收学生一律不得出现55人以上的大班额。改善高中办学条件,确保94%以上的学生在省三星级以上高中就读。

  推进“智慧教育扬州路”建设,全年建设智慧校园50所、智慧课堂示范校20所、智慧环境示范校60所。保持全市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共建率100%。拍摄制作“同步课程”、“名师大讲堂”等优质教育资源360课时。

  二是扶贫助学工程。

  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助学政策,继续推进落实“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政策,对建档立卡家庭子女实施全免费教育,加大对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  推进学生资助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着力构建包括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规范管理等方面的学生资助长效机制。

  推进残疾人高中阶段融合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学生个别化教育及“送教上门”服务,启动建设11个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实现残疾学生义务教育“全覆盖”、“零拒绝”、“有质量”。

  全市新招收中小学宏志班 20个,其中市区11个。建设好16个社区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站,组织学校名师利用节假日到社区坐堂助学。落实全市居住证制度,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100%。探索开展课后服务。

  三是质量提升工程。

  2019年,全市高考成绩继续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深入推进“青少年茁壮成长工程”,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三增一减”(增加学生睡眠时间、体育锻炼、生活技能,减少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和课后作业量),在20所义务教育学校试点开设游泳课,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着力推进“五个一百工程”,打造样本区域、样本学校,增强学生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持续开展“扬州文明有礼二十四条”宣传活动。加强仪式教育,充分发挥仪式育人作用。市直学校每天开设一节社团活动或课外阅读课。

  (来源:扬州发布;编辑/张闻芝)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