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茫茫人海,我们时常感到生活的枯燥和平庸,有人选择碌碌无为度过这一生,而有人则不甘平凡,追求美好。今天我们就来介绍这样一位不同寻常的老师。
张艾平,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马列教研室主任,2014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思政教育工作者称号,老西藏学习与传承社团发起者。作为改革开放40年的见证者,张艾平说,我喜欢这种生活越来越好的样子,现在的安全感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我叫张艾平,是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思政老师,2005年我从武汉大学毕业以后就在这里工作,到现在已经13个年头了。”
来西藏,张艾平做了两次选择,第一次来西藏是想来这里看看。当时,张艾平从报纸上看到,2006年西藏要通火车,于是就想趁着这个时间去看一下。然而,到了2008年,张艾平要回内地读研究生,读研究生这三年,他在非常认真的思考:“我到底想去哪里?”
尽管后来,张艾平也去过全国很多地方,但最后,他觉得可能还是在西藏比较适合自己,在这里会把他个人的价值最大化。因此,2011年毕业时,张艾平又来到西藏,这次来就决定安安心心在西藏扎根,想把自己的专业,自己的所学用在这里。
再次回到西藏,成为思政老师,他如何实践他的教育教学理念呢?
“我在教书的时候,我让学生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自由的发挥他的想象。”因此,张艾平组织了一个读书会,大家可以共同讨论文字,让学生自由地发挥对它的看法。提出一些看法以后,大家在生活中会根据这些看法提出一些点子,比如去爬个山,做个郊游活动,一起去组装一台电脑等等....些事情所展现的就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打点好生活。
张艾平始终致力于传播老西藏精神,他说,“因为谭冠三将军纪念园就在我们学校,然后我们就结合这个纪念园挑选了一批学生,这批学生刚开始只是进去学习、上课,后来有一批学生能够讲解里面的内容,就把这些学生挑出来,让他们组了个讲解队,一批一批的挑下来,最先只有四个同学,到现在有三十个同学进行讲解。”
学生们从一个学习者,到变成纪念馆的讲解者。在讲解过程中,他们所面对的对象除了学校的师生,还有社会各界的参观群体,去年光校外的参观者就有两万人。
学生们在做这些活动的时候自己的角色就变了,他从一个学习者变成一个传播者。
说起为什么要传播老西藏精神,张艾平说:“老西藏精神不只是历史上的事情,今天在西藏工作的人依然承受着高海拔、缺氧、强紫外线,我觉得如果要在全国给西藏传播一个文化名片的话,我觉得应该是老西藏精神。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就靠着西藏这帮孩子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推,让全国人都知道,西藏不仅仅是海拔高,它更是有着红色精神,有着老西藏精神的优良传统,它是一个在快速走向现代化的地方,这是我们的愿景。”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我们都该勇敢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一生,在拉萨这片充满着神奇的土地上,有着无数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发现。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