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指南虽“贴心”,也要庆幸我们仍有乡可回|荔枝时评

2019年02月02日 11:50:08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曾于里

  (作者曾于里,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文化评论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马上到了,正值返乡高峰期,互联网上也冒出了各种各样的“返乡指南”,这已经成为每年春节的附属现象。

  今年的返乡指南,有按职业划分的,比如《金融民工春节最全回乡指南》;有按地域划分的,比如《山东男孩过节回乡指南》《东北女孩过年返乡指南》;还有按城乡划分的,比如《小镇青年春节回乡指南》……

  林林总总的返乡指南其实大同小异,其主要指向的是“中国式盘问”,教会我们该如何应对七大姑八大姨的“夺命几连问”:“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你做什么的?”“你工资多少?”“有女友了吗?”“什么时候结婚?”“买房了吗?”“什么时候生小孩?”“还不生二胎吗?”……

  这不禁让人想起互联网上一个广泛流传的段子:“未来几天,又将是LindaMaryVivianGeorgeMichaelJustin变回秀兰、翠花、桂芳、大强、二饼、狗剩们的时候了。”

  返乡,大部分指涉的是从资源集中的大城市回到小城镇或广大的农村地区。因此,返乡指南首先体现的是城市与乡村,在思维、价值观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同。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有过论述,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人与人的关系呈现为重叠交错的人际网络,这个网络是以个人为中心、以血缘或地缘关系为原则而延展出的同心圆体系。乡土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血缘、地缘、感情为界限。

  城市刚好相反,这近乎一个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有明显的界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法学家梅因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进步社会的运动,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过程。在城市中,熟人社会中的关系、人情等因素淡化,个体的隐私、选择和能力等得到凸显和尊重。没有人管你买房不买房,没有人劝你结婚,没有人会干涉你的生育意愿……

  过年由城返乡,就像是一个“从契约到身份”的过程。在熟人社会里,我们是人际网络里的一个节点,我们会迅速会被熟人辨认并找到,并被他们进行种种盘问。虽然熟人的盘问,大多数是建立在血缘、地缘等熟识基础上的关切和爱护,但已经习惯了陌生人社会里尊重隐私的氛围,返乡青年还是会觉得别扭。

  返乡指南想表达的,就是这个转变过程的某种不适应感和尴尬情绪。今年的返乡指南并不像往年的“返乡笔记”那样苦大仇深地对“故乡在堕落”进行反思,它们大多带有一种调侃和自我解嘲的意味,也不乏互联网亚文化的狂欢和跟风色彩。大多数人面对盘问虽有所不适,但它总归是无伤大雅的。

  再退一步说,能够拿着返乡指南回乡的,至少说明今年春节还可以回乡。他们虽然嘴上调侃,内心或许还是窃喜的。对家的情感、对团圆的渴望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这才有了每年春运几十亿人次的流动。对于那些因为工作、买不到票或其他原因返不了乡的人而言,这一份返乡指南就是他们的一份乡愁了。

  而往更深层次思考,为什么会有城乡之间价值观的悬殊落差?这是历史和现实的产物。在中国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下,大量的优势资源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倾斜,广袤的乡村得到的太少,甚至还要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输送资源与劳动力。城市的“得到”,某种程度上是建立乡村的“失去”基础上的,怎可将故乡的“落后”单方面归咎于乡人?轰轰烈烈的城镇化进程不可阻挡,乡村的消失也在成为常态。今日我们“嫌弃”的故乡,哪一天它真消失了,乡土社会的温情和人情味就是我们永恒的怀念了。

  因此,返乡指南虽“贴心”,但大可一笑置之。珍视我们此刻的返乡冲动,珍视故乡的一草一木,珍视团聚的每时每刻——因为这些很可能不再来。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