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胜利了,但是他们没有回来……

2019年01月09日 13:56:46 | 来源:无线徐州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948年的胶东半岛

  1948年9月底,我人民解放军攻克济南,全歼国民党守军 10万余人。 消息传到胶东半岛,解放区人民欢欣鼓舞。

  于家庙是黄海边上的一个小山村,总共只有17户人家,是一个互相之间有着血缘关系的大家族。村里的指导员 (村支书对外的称呼) 是一位五十多岁壮实的汉子,因在家族同辈中行三,大人小孩都叫他 “三叔” 。自打胜利的消息传来,乡亲们都兴高采烈,唯独三叔的眉头却拧了起来。三婶约莫知道一些三叔的心事,偷偷地叹了口长气。

  一个月后,区里派通信员送来一张烈士牺牲通知书,三叔的脸色顿时变得像一张白纸。 三婶没文化,看不懂通知书上面的字,在一旁焦急地问: “谁?” 三叔垂下了脑袋:“老五家的。”三婶一声惊呼,瘫倒在炕沿上,眼泪像开了闸的河水, “哗啦啦” 地止不住。

  太阳落山,天空一片乌蓝。像上次打完孟良崮战役后给二大娘和小六家送通知一样,三叔又选在这个时辰出门了。他呼吸沉重,步履艰难,平时一袋烟功夫能走个来回的距离,三叔竟然挪了一顿饭的时间。终于来到老五的草屋前,面对那扇薄薄的门板,三叔举起手,却迟迟敲不下去。这是三叔一生中最难的时刻,因为老五是自己的亲弟弟,因为老五只有一个独子,因为当初党员干部带头动员亲人参军参战,是他亲手把自己的儿子和老五的独子一起送到了部队。如今, 自己的儿子在战斗中立了功,还提拔当了排长,而老五的独子却牺牲了。三叔内心备受煎熬,有着说不出的难受。

  月落星稀,天色欲明,带着一身秋露的三叔回来了。 三婶问:“送了吗?” 三叔答:“没。" 晨曦中,三叔“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三婶默默地抹着眼泪,彼此无言,呆坐至天明。随后的几天里,三叔都是这样夜出晨归,攥在手中的那份通知书带出又带回,始终都没有送出去。

  秋雨突至,寒风骤起,三叔拿出过年时存下的半壶包谷酒,一扬脖子灌完后,顶着风雨走了出去。三婶忐忑不安地等了大半夜,三叔推门进屋时一头撞在了门框上,血顺着腮帮流下来,一滴滴落在了门旁的锅台上。

  霏霏秋雨没有停歇,老五家房门一直紧闭着。 三婶几次想去敲门,都被王叔给拦住了。三婶心里害怕:“不会出什么事吧?” 三叔摇了摇头: “打仗就会有牺牲,老五两口子明事理,别再去打扰他们了。”

  秋去冬至,飘飘扬扬的雪花染白了村子,染白了村前的海滩,染白了村后的山岗,三叔带着支前队又要出发了,老人妇女孩子都来送行。在村口, 三叔看见了老五,他推着一辆独轮车,黑棉袍黑棉裤黑绑腿,就像身后那棵百年的老槐树。三叔的眼圈红了,三婶挪着一双小脚,抢前几步赶了上去。紧紧握住了老五的车把手: “老五,留在家里吧。”老五瞅着身后的三哥,摇了下头: “这次打淮海,儿子不能去了,俺得跟着三哥去。"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到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6天。

  担架大队随军支前。

  革命老区的支前队伍

  支前队推着小车“吱吱呀呀”地走了,在山岗上画出了一道道深深的轱辘痕,渐渐消失在漫天飞雪中。

  这是一件真事。 当年, 我父亲讲给我听的时候, 他的嘴唇一直在颤抖。今天,我在电脑键盘上敲出这些文字的时候,手也一直在颤抖。

  从抗战到解放,于家庙17户人家中出了8户烈属。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