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让绿水“永住”

2019年01月08日 09:45:36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特约评论员/余金霖

  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第一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三周年之际,11省市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效,长江沿线各省市正呈现出空气新、环境美、百姓富的崭新格局。

  多年来,习近平一直牵挂着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关注着长江经济带的长远发展。“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字字千钧、落地有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长江生态环境和谐美丽提供了保障。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既要践行生态文明,更要转变绿色发展,苦干实干,久久为功,才能真正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以子孙后代为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生态环境方面欠的债迟还不如早还,早还早主动,否则没法向后人交代。可持续发展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不二法则,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力导向。中国40多年的发展让我们享受到了科技进步、生活富裕的伟大利好,但是也开始让我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和空气污染忧心忡忡。40年长江水质的变化,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势在必行。水质污染、砂石盗采使长江沿线生态受到严重破坏,两岸人民疾病多发,幼儿身体和智力受到双重伤害。人类的每一段文明,都离不开大江大河的哺育;大江大河的长远,离不开万众一心的爱惜。

  以生态优先为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的重要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三年来,浙江、上海、安徽、江西等长江经济带11省市全面实施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工程,长江干线的1254座非法码头被拆除,并全部复绿,沿江省市关停了一大批污染化工企业,仅江苏就关停落后化工企业数千家,累计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6万平方公里,启动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试点,完成12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是保障和满足人民生活的必然选择。

  以绿色发展为器,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随着新旧动能的转换,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关系的理顺,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整体发展也正在深刻转型。过去,湖北省宜昌市许家冲村管不住斧头、守不住山头,如今村里道路整洁干净,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茶叶、脐橙漫山遍野,农民收入增幅连连;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杨亭村规定,不准在山上砍一棵树,见缝插绿,四季有景,每年吸引近10万游客到村里游玩。转换新旧动能,就是在依据生态优势,开发新生产业,让种植业和旅游业开拓新的发展势头,让生态优势完成经济优势的华丽转身,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和谐统一、浑然一体。

  虽然,长江目前仍是一条高负荷、高污染和高风险的大河,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齐头并进,合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长效发展,一定能攻坚必胜,愈久愈坚。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