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生活图景和奋斗轨迹,可以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变迁。2014年末,我们围绕10位“90后”做了一组特别的报道。他们中有人为理想创业、留学,有人为生活努力打拼,也有人为家庭奔波忙碌……
今年,是荔枝新闻上线五周年,也是我们追踪这群“90后”的第五年。
这组报道已经成为报道者与被报道者约定俗成的年终仪式,也呈现出远远超越初衷的意涵:它变成了一份90后的成长史,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部关于时代的口述史;它不仅见证了这群年轻人的人生重要转折,也记录着互联网对于个体生活方式的涓滴变革——
有人道,“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五年来,这些曾经起跑线不同的年轻人已经在各自的跑道上渐行渐远。
五年前,线上生鲜零售还并不时兴,24岁的刘贺在徐州的冷库给老板打工,无论酷暑寒冬早晨六点半起床装货运货,刚刚在“单独二胎”政策下生了第二个孩子的他不得不用肩膀挑起一个家庭的责任
五年前,糗事百科还是年轻人茶余饭后的必逛社区,初涉社会的李过房放弃了广州国税的面试、辞去了凤凰网的工作,在深圳和同学开始创办笑话网站“笑你妹”,对未来充满希冀
五年前,抗癌药格列卫还未纳入医保,19岁的徐峰带着沉重的心情从安徽来到南京读大学,身患红斑狼疮和白血病15年的父亲在这一年去世,来不及展望大学生活,徐峰只想找个兼职
他们有人已声名鹊起,在镁光灯下享受众人的瞩目,远远地走在同龄人的前面;
有人仍寂寂无名,在黑夜的柏油马路上孤独地跑货,用辛勤的工资养活四口之家;
有人享受着尘世的幸福,在偌大的城市拥有了温暖的房子和爱人;
有人经历着死亡与重生,年轻的癌症患者用向死而生的态度搭建起公益的交友公号,为城市里孤独的灵魂提供相识的平台……
无论他们现状如何,我们有幸见证了这群年轻人最珍贵的五年。
五年来,移动支付、网上订餐、智能出行、共享单车、直播等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他们有人成为网络主播;有人习惯深夜外卖;有人初涉共享经济……我们更何其有幸,见证了互联网深刻而无声地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五年。
2014-2017专题页面
五年来,我们用时间回答着个人际遇与时代洪流的宏大命题,也通过每一位人物故事埋下有关过去、未来、偶然、必然的丰富注解。
回望过去五年的书写,我们无愧于五年的坚持,但坚持永远并非易事。
2014年的人物报道中,我们原本记录了11位90后的故事。然而第二年,在英留学的90后即因家庭变故、状态不佳拒绝继续接受采访。后来,系列中的快递员也因电话变动在茫茫人海中同我们失去联系。《10个90后的10年》从第三年起稳定在9位。
虽然拒绝与失联也是一种状态,但我们想将10位进行到底,所以今年我们邀请了支付宝锦鲤——92年的信小呆加入我们的人物报道。网感、个性、从天而降的财富——信小呆身上有着太多属于“90后”标签的普遍与特殊,我们很期待对她的五年追踪报道,也热忱祈望《10个90后的10年》的再度回归。
又是新的一年,向各位道一声新年快乐。同时郑重预告:从明天起,《10个90后的2018》将在荔枝新闻上连续登载。
第五年,我们的报道不仅在内容上愈加丰富,在形式上也逐年变革。今年,我们的编导与摄像穿越大半个中国,拥抱零下10度的北京与26度的深圳,跟着高速夜行的货车从杭州到上海,只为呈现这些90后与他们所代表群体的生活底色。
十年,是一场时光之约。于参与的报道者与被报道者,更是一场与自己的约定,与生命的约定。在今年采访结束时,被查出罹患癌症的李过房说,“我很希望你们这段采访能够继续做下去,如果再过五年我还活着”;几经波折的周亚也感叹,“每年给自己做一个总结挺好,能够清晰看到这五年来的变化,也有点期待未来五年的变化”……
未来五年,也许这群90后将在各自的可能性上越走越远。不过,唯一确定的是,我们仍将坚持续写。因为,这十年,对于你们是独一无二,于我们也是。
(荔枝新闻专稿 记者/周诗婕)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