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曾俊嘉
乡村振兴开局之年,农业农村发展蹄疾步稳。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和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迎难而上,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国农业农村稳步发展。(人民网,12月28日)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乡村振兴既是农村改革40年的经验总结,也是新时代改革再起步的启迪新路。“三农”工作备受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三农工作”紧锣密鼓,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2018年2月4日,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工作”全民幸福,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新时代,“三农思想”指导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谱写“三农工作”新篇。
装满“粮仓”,稳定乡村振兴粮食产量,强化三农工作物质基础。粮食产量是“三农”工作成效的最直观反映。乡村振兴开局之年,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极大激发了亿万粮农的种粮积极性。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158亿斤,连续第七年稳稳地站在1.2万亿斤台阶上。强供给、优结构,促进产业兴旺,以“减水稻、控玉米、扩大豆”为重点,持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保证各类粮食有效供给。质量兴农守住了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绿色发展打造生态宜居农业,加快发展杂粮、杂豆等特色作物,贯彻落实《农药管理条例》,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新时代,我国粮食生产要继续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保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的鲜明特征。
拉好“马车”,增强乡村振兴发展动能,深化三农工作三增态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标记着农业农村发展方式和发展取向。乡村振兴开局之年,我国农业基本面继续保持稳定,秋冬种生产稳中调优,畜禽养殖稳定,农产品产销两旺。乡村发展拉动力持续强劲。1—11月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285亿元,同比增长12.2%,分别比第二、三产业高6个和6.6个百分点。农产品贸易额、进口额和出口额呈“三增”态势,1—10月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803.8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农产品电子商务规模持续扩大,乡村产业平台不断壮大,全国共创建1600多个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新时代,农业发展要坚持绿色致富经济转型思路,挖掘新动能带领乡亲们创造美好生活。
鼓满“钱袋”,提升乡村振兴质量效益,优化三农工作农民收入。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乡村振兴开局之年,农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农民增收有更多利益联结。市场稳价格,切实保障居民收入。农产品加工业稳中增效,为农民增收创造更有利条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9万亿元,同比增长5.2%;实现利润总额8199亿元,同比增长5.3%;利润率达6.4%,同比持平。改革循序推进,为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供给。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预计年底基本完成;超过13万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新时代,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振兴开局之年,“三农”工作壮阔蓝图已然绘就。展望新的一年,我们步稳蹄疾,更快更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丽。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