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圣诞夜谈圣诞

2018年12月24日 21:53:33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Merry Christmas

圣诞夜谈圣诞

作者:章剑华

(章剑华,国家一级艺术监督,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省文联主席。)


 

  明天就是圣诞节了。 

  我从不过圣诞节,但不反对别人过。为什么呢?这要从圣诞节的由来谈起。

  圣诞节起源于基督教。基督教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据说,耶稣是由圣母玛利亚因着圣灵而成孕的。神派使者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与未婚而孕的玛利亚成亲,并把生下的孩子起名为“耶稣”,让耶稣把百姓从罪恶中解救出来。但到了玛利亚快要临盆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一道命令,所有人要到伯利恒申报户籍。约瑟与玛利亚无奈前往,而他们到达时天色已暗,找不到旅馆过夜,只好在一个马棚里暂住。就在这夜,玛利亚在马槽中生下了耶稣。 

  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正式确定把耶稣出生的那天,即12月25日定为圣诞节。因耶稣诞生于夜里,故又把12月24日的夜间称为“圣诞夜”或“平安夜”。直到19世纪,圣诞卡开始流行,圣诞老人也相继出现,于是,圣诞节便随之流行起来。 

  由于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圣诞节成为各教派基督徒和民众的宗教节日,进而演变为西方国家的重要传统节日,主要活动都与纪念耶稣降生有关。同时,为了庆祝圣诞节,会结合开展一些娱乐活动,如人们相互传递圣诞卡片,圣诞老人给孩子送礼物,还会有晚会、游戏等项目。 

  可见,西方的圣诞节是西方人的传统节日,是一种传统文化,就像我们中国的春节一样。 

  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门打开,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广泛与频繁,圣诞文化也在我国不断传播开来。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很正常。有人为此担心西方文化侵蚀,甚至斥之为可耻。我觉得这是大可不必的。

  中国人过圣诞节,正是一种文化开放、文化包容、文化融合的体现。有些国家在中国春节的时候也会搞许多活动,而且搞得很中国、很传统、很热闹。外国人可以过中国春节,中国人也可以过外国圣诞节嘛,这样可以满足有些人对外来文化的体验。

  再说了,我看中国人过圣诞节,更多的含有商业和娱乐的成份。既然圣诞节能拉动消费,又能让有些人热热闹闹、开开心心,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我认为,对于圣诞节,有人想过就过,不想过就不过,全凭个人的兴致与爱好。 

  虽然我不反对中国人过圣诞节,但我是不会去过圣诞节的,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我喜欢过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节日,尤其是春节。 

  讲到春节,我倒是有点想法和意见的。如今我们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节日似乎越来越不重视了,特别是过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淡了,少了些许年味。 

  遥想孩提时代,那时虽然很穷,但每逢春节,年味很浓,贴春联、包团子、吃年夜饭、穿新衣、发压岁钱、放鞭炮、拜年、搞文艺活动,多热闹、多开心、多幸福呀!而现在呢?这些都淡化了,过春节除了全国人民都看春晚外,几乎仅仅成了休假,或者就是吃吃饭、喝喝酒、打打牌,这多没意思啊!  

  因此我呼吁我们中国人要高度重视春节等传统节日,这是我们的节日,我们的文化,决不能淡化。要把春节的一些好的传统做法和活动恢复起来,并融入现代文化的内涵,使之更有文化气息、更丰富多彩、更热闹好玩,让老老少少过得更开心、更幸福。 

  明天就是圣诞节了,祝大家圣诞快乐!

  春节将至,我期待今年春节的年味浓浓的、有滋有味的、热热闹闹的、开开心心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