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耳蜗是炒作吗?“寻物启事”被质疑是一种必然|荔枝时评

2018年12月21日 16:57:11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马青

  作者马青,“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南京广播电视集团首席主持人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则“小伙丢失20万元人工耳蜗,找不到需做开颅手术”的消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并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榜。随后,事情发生了反转:有自媒体质疑此事是“惊天骗局”、营销炒作质疑文章迅速突破十万+当事人李女士向媒体澄清,弟弟的人工耳蜗已经植入10年,之所以说有可能要重新做开颅手术,是因为产品更新升级至今,不确定这么老的型号还能匹配到新的,再加上自己对医学术语不够专业,言辞上给一些网友造成了误解感到十分抱歉。但李女士表示,丢耳蜗是真的,有派出所笔录为证寻找耳蜗的背后并无商业行为,也不需要捐款。 

  丢耳蜗是炒作吗?这个问题无解。质疑者没有实锤证据,李女士也没有办法自证清白她可以拿出病历证明弟弟做过人工耳蜗植入术,可以拿出派出所笔录证明报过警,但无法证明耳蜗外机真的丢了也无法证明这场丢失和寻找的过程不是一次商业策划。让人自证清白是这个世界最刁难人的一件事,这就是为什么除特殊情况外强调谁主张谁举证。没有证据的质疑无异于捕风捉影悲哀之处在于当事者不得不面对“人言可畏”。

  李女士落到这个境地,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媒体与社会之责。在寻求帮助的时候,夸大了事情的危急程度,甚至有一点说谎的嫌疑,这是最初让人起疑的原因。即使大多数人不懂人工耳蜗植入术,但依据常识和逻辑,也会意识到“重新开颅”的不靠谱。如此昂贵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如果因为外机丢失就要重新开颅,那外机怎会那般容易摘取?万一掉在地上摔坏了或被人踩碎了怎么办?岂不意味着这项技术存在重大设计缺陷?

  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流中,有些求助者希望被看到被重视,会忍不住夸张、煽情,有些求助者甚至学会了卖惨。但出来混迟早要还,只要是漏洞就有被发现的可能,只要是虚假就有被戳穿的机会。所有求助者都要小心,不要让虚假的求助信息变成伤己伤人的武器。就像2016年著名的罗尔“诈捐门”事件,年幼的笑笑得了白血病,最终没能躲过病魔,她的父亲罗尔与朋友共同策划的捐款事件却把这场悲剧变成了闹剧。可以理解当事者发布信息时博取同情的心情,但要求当事者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并不算苛求。

  除当事者有一定责任外,媒体亦脱不了干系最初发布求助信息的媒体,有闻就录,却不尽核实之责。如果能够专业一些,至少问问医疗行业相关人士,对人工耳蜗外机丢失做一些分析和解读,不仅可以帮助受众准确理解这则求助,还帮助当事者拓宽解决思路能够找到原机固然好,找不到也不必太焦虑,事情尚有其他解决方案

  新闻报道专业性是一颗避雷针,能避免媒体被别有用心者利用,成为营销炒作的帮凶。可惜,不管是最初报道的媒体,还是后来蜂拥而上的转发自媒体,都只做了当事者的传声筒,把更多的心思花在怎么让内容更煽情,怎么让标题更耸动,怎么吸引点击和转发上了。

  社交媒体时代仿佛“唯快不破”,一切都像来不及似的,抓到一点线索就马上出稿,生怕落于人后当初重庆公交坠桥事故发生,舆论把矛头指向小车驾驶员,满网都在谩骂女司机,然而,事实却是女司机无辜躺枪。虚假信息的来源是当地政府某位工作人员的说法,某报不经核实就加以引用。其实,只要稍微核实一下,就能发现信息不靠谱,然而,一旦弃守新闻专业主义,传统媒体也好,自媒体也好,就变成了小道消息的孳生地。

  相比于媒体,公众更欠缺信息甄别能力,但转发的动力却是多层次的:有的是出于共情,急人之所急;有的是出于安全感,希望将来自己遇到难事也有人抻出援手;有的则是体现社会参与意识,随手转发是成本最低的责任表达。海量信息中,公众的筛选机制往往不是出于对真相的追求,而是出于情绪上的共鸣。2016年牛津词典把“后真相”设为年度词汇,并且将之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意思是说,真相不再是信息最重要的部分,相比于真相,人们更在乎的是感觉和情绪,更愿意去听、去看想听和想看的东西。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标题党”现象是媒体与受众的合谋。

  社会信任就像一只精美的工艺品,打造起来耗时费力,而打碎它却非常容易。我们都需扪心自问,我们充当的是呵护它的护甲,还是击打它的帮凶?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