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荔枝小演员 尹昕仪
系列故事据相关史料和遗闻轶事整理加工而成。每周二在江苏影视频道官方微信公众号更新,同时第一时间同步至荔枝新闻、喜马拉雅和蜻蜓。感兴趣的听众也可以登录搜索“百集国学微音频《微言》”,关注收听。
《微言》第二十四讲 言偃篇(一)
言偃 (前506--前443),字子游,又称叔氏。汉族,春秋时吴地常熟人。孔门72贤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故言偃被誉为“南方夫子”。后人配祀孔庙,称“十哲人第九人”。
音频原文
言偃,字子游,出生于吴地常熟,是孔门72贤弟子中唯一的南方弟子。他少年时就志向远大,听说鲁国的孔子学识渊博,于是不顾路途遥远,来到鲁国向孔子求学。
言偃在孔子那儿学习十分勤奋,遇到疑难问题常向孔子请教;孔子对言偃非常满意,曾向言偃描绘过他心中的理想社会。
一次,言偃陪孔子参加祭祀先祖的活动,仪式结束后,两人走到宗庙外面高大的建筑物旁边,孔子仰天长叹。言偃觉得十分奇怪,就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气?孔子说:我没有赶上大道实行的时代和三代英明人主当政的时代,可心里总是很向往啊!接着他滔滔不绝地向言偃描述了"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大同社会的景象。这在言偃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以后,言偃经过刻苦努力,当上了鲁国的武城宰。遵照师训,以礼乐教化人民,做出了成绩。
一次,孔子来到武城,听到了处处有弦歌之声,于是微笑着对迎接他的言偃说:"割鸡焉用牛刀?"意为治理这个地方还用得着小题大做,以礼乐来教育吗?言偃恭敬地回答说:“以前老师曾教导我,君子学了道就有仁爱之心,小人学了道也容易治理,教育总是有用的啊!”学生的回答令老师十分满意。孔子对随同他一起来的学生说,言偃的话是正确的,我刚才那话不过是与他开个玩笑罢了。这说明言偃对孔子的思想,不仅能深刻理解,而且做到了身体力行。
后来,言偃回到南方,在东海之滨开设学馆,不但教授弟子学文习字,更以儒学的礼仪教人育德。在言偃的倡导下,海隅处处可闻礼乐之声,言偃也被海隅百姓尊为“贤人”。为纪念这位毕生致力于传学兴礼的贤人,后人将县名取为“奉贤”,这就是现在上海奉贤区的由来。
荔枝小演员
尹昕仪
尹昕仪,来自南京市拉萨路小学三年级,在《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公冶长篇)中饰演文姜。
传承文化 剧说国学
儿童演绎 启迪成长
大型国学系列剧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小演员海选报名仍在继续
欢迎各位小朋友踊跃参与
报名方式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有戏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小演员报名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