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里掀起的蔬菜革命

2018年12月18日 04:36:45 | 来源:新京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村庄里掀起的蔬菜革命

徐少华与西班牙农业专家查看蔬菜生长情况。受访者供图

手机实时查看棚内的情况并可远程操作。新京报记者 程亚龙 摄

  三元朱村第一批建棚的党员在大棚内交谈当年建棚时的情况。新京报记者 程亚龙 摄

  改革物语

  第一代冬暖式蔬菜大棚。新京报记者 程亚龙 翻拍

  2018年12月9日,气温低至零下6℃,斜穿山东省寿光市的弥河,结了层薄冰,乡间河岸杂草枯黄、杨木干枝,而绵延于弥河两岸的15万个蔬菜大棚里,却是另一幅景象:满目翠绿、生机盎然。

  1989年,寿光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带领16名党员砍掉了36亩快成熟的玉米,建起了17个冬暖式蔬菜大棚,掀起“菜篮子革命”。仅仅6年时间,寿光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年产量达20亿千克,寿光市被国务院授予“中国蔬菜之乡”。

  如今,寿光蔬菜大棚已7次更新迭代。最新一代蔬菜大棚,实现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自动喷药、补光等智能化管理模式,大大缩短了农民的劳作时间。

  曾经以大田菜生产为主的寿光,探索出一条以科技为动力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向全国输出人才、技术,带动全国农民增收致富,成为“寿光模式”。

  三元朱村的“菜篮子革命”

  2018年11月4日,寿光市三元朱村原团支部书记徐少华,再次踏上了离乡之路。

  这一次,他被邀请到600多公里外的山西省太谷县,为一家现代农业公司,担任植保工程师。在单个占地200亩的冬暖式蔬菜大棚里,徐少华与来自荷兰、西班牙的农业专家,共同指导没有实际种植经验的研究生,解决大棚蔬菜种植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现年58岁的徐少华,是1989年三元朱村带头建棚的17名党员之一。

  寿光是农圣贾思勰的故里,在寿光,一直有蔬菜种植的传统。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寿光市只有5万亩左右的大田菜和少量的土温大棚。靠烧煤供暖的棚,一冬要烧三四吨煤,成本高利润低。加上薄膜透光度低,棚体保温性能差,冬天棚里只能长一些叶菜,种不了反季节的黄瓜、番茄。

  1989年,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在村里召开会议,发动大家在三元朱村开展反季节蔬菜种植试验。村里的老一辈没见过“冬天有黄瓜”,应声者少,反对声高。徐少华的母亲曾跑到村委找王乐义,不让儿子搞大棚。

  “都不信能种出来。”徐少华回忆。

  其实在那之前,徐少华曾陪同王乐义到北京、辽宁考察过蔬菜大棚,亲眼见过冬季的黄瓜。北京的蔬菜大棚搭的是钢架,棚面是玻璃,冬季供暖、建设成本一平方米需千元,成本高。辽宁瓦房店的蔬菜大棚,背靠山体避寒、棚面朝南、晚上覆盖草帘的塑料膜大棚,成本要低很多。

  那年8月,把辽宁业务骨干请到三元朱村后,17名正值青壮年的党员,砍掉了村里36亩快要成熟的玉米。三元朱村没有山石可依,他们学习县里烧煤式大棚的模式——挖土垒墙,“以前的土墙只有50厘米厚,冬天都冻透了”,王乐义就把墙体加厚一米,把原来南北向种植的模式,改为东西向,棚面朝南,更利于光照。塑料膜则从辽宁直接购买。

  村里向银行贷款、17位党员找亲戚借钱,每人投入了可建5间瓦房的6000元钱,建起了17个冬暖式大棚。

  那一年,徐少华晚上都睡在棚里。“我每天都会拿着卷尺,测量瓜苗又长了多少。”徐少华也就是那个时候知道,黄瓜是夜间长得快。

  寒冬腊月,大棚里长出水绿的黄瓜,“那个年代,冬天北方人都是吃萝卜、白菜,地里长出黄瓜是件稀罕事。”徐少华记得,临近年关,猪肉价是2块一斤,而他们种出的黄瓜,一斤就卖到了10元、12元,供不应求。

  到了年底,借款建棚的17名党员,都成了“万元户”。1990年新年,到大棚里看稀罕的人络绎不绝。“王书记,我们也要建大棚。”这成了到王乐义家中拜年的亲戚们说的第一句话。

  1990年2月22日,一份《关于印发<在全县推广冬暖式大棚座谈纪要>的通知》称:成立王乐义、韩永山等人在内的5人领导小组,在全市推广5000个冬暖式大棚。

  这一年,王乐义等人跑遍了县里的24个乡镇,指导建蔬菜大棚。“县里专门针对建棚、选种、育苗、种植等技术印了‘明白纸’,分发给各村的科技主任。”徐少华称。

  第二年,茄子、番茄等各种蔬菜,都在大棚里种了起来。1996年,寿光冬暖式大棚就有21万个,高峰时达到41万个。

  渐渐地,大棚也从原本棚外取土垒墙的模式,演变成内部挖土,“那时候一年四季种菜,没有休耕,土壤质量变差,有人试着在棚里下挖10厘米的土种菜,却发现蔬菜的长势更好,温度更高。如今大棚均已下挖到1.2米。”徐少华称。

  今年47岁的朱文贤记得,1993年开始到省外指导农民建棚种菜,“很多地方政府领导带队到三元朱村考察,向乐义书记要技术员。”朱文贤称,他被派到了河南台前县指导,“当地政府每月给开1500元的工资,而当时的公务员,月工资才二三百元。”

  据寿光市发展和改革局提供数据,目前,寿光每年有5000多名技术员在外进行技术指导,有一些还走出了国门。据大众日报2018年5月报道,近年来,山东新建的大棚,70%以上有“寿光元素”,全国新建的大棚,一半以上有“寿光元素”。

  蔬菜市场的兴起

  1998年,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纪振男当时中学毕业不久,他出生在哈尔滨尚志市,上一辈是从寿光闯关东而来。

  在新闻里看到老家的消息后,家人给了纪振男1000元钱,让他一个人回老家闯一闯。18岁的纪振男,来到寿光九巷蔬菜批发市场。白天给蔬菜经销商装卸货,晚上就铺床被子,睡在大货车下面看车,白加黑地干,一天能挣30块钱。

  寿光九巷蔬菜批发市场,早在1984年就已经建成,到1994年,已从一个占地5亩的小市场,扩展到占地450亩。各乡镇、村也逐渐出现了直接到村、到户收购蔬菜的批发商。1992年,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已达到3亿-4亿元。

  早于其他地方发展起来的寿光市场,却出现了秩序混乱、欺行霸市、掺假使乱的情况。1990年就到寿光批菜的大刚记得,那时候市场周边出现了很多中介公司,帮外卖批发商做买卖,为了多收取服务费,有中介在谈好价格交易后,以质量不好等理由,压低老百姓菜价、或者少给钱。

  1993年2月,寿光县政府下发“整顿蔬菜批发市场 改进市场管理”的红头文件:对市场周围各类蔬菜经营单位整顿,差的立即停业、限期改进;重新确定市场收费标准,蔬菜每公斤低于0.1元的免收管理费,房租下调15%-20%;劳务费一律免收;对司磅员、划价员、计款员筛选,重新定岗,被辞退的不得重新录用;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稳固市场的发展。

  查阅寿光市留存的档案材料可见,1986年年底到1994年,寿光县政府至少发过7份关于寿光县九巷蔬菜批发市场的文件,其中包括扩建、管理整顿及成立由多个政府部门的负责人组成的市场管理委员会。

  纪振男来寿光的1998年,寿光九巷蔬菜批发市场,已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蔬菜经销商,“寿光的大棚菜全国有名,各地的批发商买菜,都绕不开这,也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菜进入市场流通,品种越来越多”,纪振男称。

  外地批发商的到来,与寿光市政府努力为寿光蔬菜打响口碑密不可分:举办一年一度的蔬菜博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寿光市无公害蔬菜进京直供直销座谈会等。

  1995年,寿光还在全国最早开通了到北京的“绿色通道”,而后相继开通哈尔滨、湛江的绿色通道,为寿光蔬菜进一步打开了销路。

  2003年,纪振男自己做起了蔬菜批发的生意,他形容当时行情的火爆:“我从上海崇明岛整车运来的花菜,刚下高速口,就被买菜的人截住,整车都包了”。

  没有卖不掉的“寿光菜”

  2007年开始,蔬菜批发旺季时,等待进入市场交易的大货车总会排起长队,从市场门口向南,长约两公里,“不搬已经不行了”。2000年到九巷蔬菜批发市场工作的国明茜称。

  国明茜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市场以本地菜和周边地区销售商交易为主,后来外地菜不断进入寿光,市场也承担起了冬季南菜北运、夏天北菜南销的功能。

  随着客源不断增多,2009年,九巷蔬菜批发市场搬迁至寿光市区西北部,占地3000亩,并完成了改制,成为民营企业。新改制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仅交易区就划分出5个交易中心,不同的时间点,交易产地不同的蔬菜。

  “每个摊位顶部都挂了蔬菜的品类和经销商的名字,比老市场更加明晰。卖出的菜出门时过秤,直接电子显示净重量,不像以前还要再减掉车身的自重。”国明茜称。

  2018年12月13日凌晨5点,寿光农产品物流园3号交易大厅,已热闹了起来。辽宁人大刚在纪振男的花菜大货车前,敲定了价格,要货400箱。

  “在这一个地方,能把我们需要的菜全部配齐。”大刚是辽宁某市场的蔬菜经销商,每天就要从寿光发回辽宁10多种菜,约4万斤。虽然如今的东三省已形成了比较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但在寿光进货20多年的大刚始终没有转移。

  寿光的菜好质量好,是多位批发商的共同看法,“特别是本地菜”。

  外地新兴的蔬菜交易市场,曾想把每日销售蔬菜可达700吨的纪振男挖走,但纪振男还是留在了寿光,“也是综合考虑,在寿光,没有买不到的菜,也没有卖不掉的菜。”

  如今,跟着市场的发展,纪振男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人脉,生意也越来越大,经销了越南紫薯、江苏的莲藕、福建的甘蓝等七八个品种。在辽宁、上海等地还建起了千亩种植基地。

  2011年,商务部批准在寿光市建设全国蔬菜价格指数形成中心,该中心就设立在了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这是国内第一个通过政府批准的,能够为国家发布有关蔬菜建设政策相关信息提供参考依据的中心。”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价格指数中心负责人隋玉美介绍,价格指数通过物流园蔬菜交易的大数据由系统核算。

  菜农、批发商也可通过“寿光蔬菜指数网”直接看到每种蔬菜每天的价格及季度、年度走势,进行合理的生产配置。

  现在已是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总经理助理的国明茜称,目前的蔬菜物流园,蔬菜品种多达300多种,日交易量可达1500万公斤,据了解,寿光蔬菜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

  与现代农业接轨

  据寿光市农业局提供数据,如今,寿光全市人口110万,有12万农户从事大棚果蔬种植,域内15万个冬暖式大棚。

  47岁的崔江元,是稻田镇崔岭西村的村民,1999年从父母手中接过大棚,开始种植蔬菜。他记得,那时候几乎天天要在棚里忙活,浇水、上肥、打药,常常一忙就是半天。当时使用的是第二代大棚,占地2.5亩,而在此之前,每个大棚占地仅1亩多。

  “每一代棚,都是在发展中逐步现代化的,第三代大棚,夜间覆盖棚体、用于保温的草帘,已实现了自动机械化,以前每天人工拉起草帘,需要40分钟,很耗费人力。”崔江元称。

  如今,崔江元的蔬菜大棚每个占地5亩,刨除与临棚留出的间隔和棚内装置的设备外,实际种植面积就达到了2.5亩,“经济效益高,也更便于管理”。

  棚内2016年安装的智能设备,大大缩减了崔江元与妻子的劳动时间。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温湿度智能控制、喷药、卷帘、补光,崔江元通过手机就能操控,原本需要两个人忙活半天的劳作,如今5分钟就能完成。

  12月9日,崔江元的蔬菜大棚内,5000株五彩椒的藤蔓上已挂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实,彩椒颜色正由青变黄,10天后就可以采摘,通过村口的农业合作社,出口至俄罗斯。出口之前,蔬菜将在合作社的监测站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符合标准方能包装装箱。

  崔岭西村合作社负责人崔玉华介绍,不仅合作社在收菜时会检测,蔬菜还在棚里时,市、乡农业局设立的农产品监测站,就会不定期地到大棚里采样,对土壤和果菜检测农药残留。

  2010年,寿光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在到户抽检中,曾发现一位种植番茄的菜农,使用了禁用农药,最终蔬菜被全部铲除。

  早在1999年,寿光市就全面禁止了经销农资的经销商售卖“农业部公布的禁用、限用”农药,“限用农药是可以用在棉花或粮食上,但在寿光也禁止售卖。”

  “高毒农药见效快,但土壤容易出现板结等问题。在寿光,早已经无人使用了。”如今崔江元的大棚里种植的五彩椒,使用的是无公害的生物杀虫剂,肥料使用也是有机肥,“10多年前就开始了”。

  “要不然,菜怎么能销到国外呢。”如今崔江元靠大棚蔬菜,一年毛利15万,而现代化设备也为他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他还成立了农业科技公司,有需要就到外地,指导建棚,推广种植蔬菜技术。

  据寿光市农业局统计,2017年完成“大田改大棚,旧棚改新棚”32500多亩,新建大棚6200多个,新建100亩以上园区50多个,进一步扩大了蔬菜大棚种植面积,让农民增收致富。

  今年11月份,寿光市田柳镇还建成占地1500亩的现代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园区,建成占地约11亩的智能化冬暖式大棚106个,并以租赁的方式,给农户种植。棚内的LED屏幕上,显示温湿度、空气pH值、二氧化碳量等数据,并可实现全智能化操作。

  2006年,寿光市政府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创办了寿光蔬菜研究所。“当时寿光蔬菜已经行销全国,但蔬菜产业的核心-种苗,却是薄弱环节。国外的种子公司在寿光设立研发、推广基地,种苗价格昂贵。”

  2006年从中国农业大学到寿光蔬菜研究所工作的苗锦山称,当时以色列的红甜椒品种“曼迪”,18万元一公斤,价比黄金,“这造成的后果是,农民购买种苗的价格高,增加了负担,也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2006年,研究所就开始了对300多个蔬菜品种进行评比、生产试验,开始自主研发,如今寿光自主研发的品种已有50多个,年输出种苗15亿株。

  如今在寿光的农村,随处可见宽敞的街道、新式的大棚和楼房。改变中国北方地区冬季吃不上新鲜菜的三元朱村,已俨如一个功能化齐全的现代小镇:村内养老院、公寓楼、老年活动中心、幼儿园等一应俱全。年轻人上大学、老人看病所需费用,均由村集体承担。

  改革亲历

  王伯祥 寿光县(现寿光市)原县委书记

  1989年8月,三元朱村搞蔬菜大棚的试验,要砍掉快要成熟的玉米,当时农民解决温饱问题不久,砍掉即将成熟的农作物是不允许的。

  我当时是寿光县县委书记,三元朱村所在的孙家集镇党委书记向我汇报了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的担心。我就告诉他们,国家一直在提让农民富起来,可怎么才能让农民富裕起来,这不就是走上富裕的一条路吗?你们干吧,县里负责就是了。

  其实,在三元朱村建大棚之前,王乐义就带队到北京、辽宁考察过冬暖式蔬菜大棚,但北京建的大棚,成本很高,不适宜在农村发展。后来到辽宁瓦房店,把当地搞大棚蔬菜成功的韩永山师傅请到寿光当技术指导,三元朱村才有了把握,决定要建大棚。

  腊月,三元朱村17个大棚里都长出了黄瓜,当时市场上冬天就没有黄瓜,卖多少钱一斤?村民有人说2块,最高的说卖5块、7块,我告诉王乐义,一斤可以定到10块钱,不能比这个低。

  1990年,县委下了文件,在三元朱村开现场会,要求全县推广大棚技术。要求大的村必须要建10个棚,小的村要建5个棚,这样用不了两三年,大棚就能在全县发展起来。1990年,寿光县建起了5000多个蔬菜大棚。到1991年,增长到2.5万个大棚。

  当时县里支持大棚的建设,认为这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好方法。为了留住韩师傅,县里奖励了他8万块钱和一套房子,还把他和家人接到寿光,把户口从农民转到了非农户口。这在那个年代,是很难的,当时县里也有争议,但是不到两年,就能看出留下韩师傅的重要性。

  寿光农民一直以来都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寿光县在1983年、1986年都出现过蔬菜滞销的情况,那时候就开始对市场进行整顿。到了1990年,寿光的大棚虽然发展迅速,销路却不愁。

  早在1984年的时候,寿光农民就在马路边卖菜,常造成拥堵。我们干脆在九巷村开辟出一块地建市场,这个地段比较好,是通往寿光周边县域的一个通道。寿光紧邻的东营,就是胜利油田所在地,当时有30万工人,待遇也比较好,不愁卖不掉菜。

  为了进一步打开蔬菜的销路,当时县里对外地来拉菜的货车,也放宽了政策,保证车辆通畅进出,市场也逐渐壮大,产与销的渠道打通了。九巷蔬菜市场从最初的5亩,后来扩建到600亩。如今搬迁新址,面积更大了。

  1991年,我被调到潍坊市任副市长。现在回头看寿光这些年的发展,历届政府对蔬菜产业的支持,都很重要。

  改革辞典

  寿光模式

  以蔬菜产业为核心的寿光农业,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一路发展壮大,走出了一条县域农业改革发展之路。

  新京报记者 程亚龙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