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艾佩韦
第三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于12月16日在北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国政界、战略界、企业界、学术界等各界人士表示欢迎。“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由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外交学会和21世纪理事会共同发起,于2013年11月和2015年11月在京成功举办两届。今年会议以“中国发展新动能,全球合作新机遇”为主题,有近40位全球著名政治家、战略家和企业家与会,与会总人数近600人。(12月17日《人民日报》)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睡醒的东方雄狮。尤其是历经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经济奇迹,世界越来越期待读懂中国,中国也十分乐意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正如习近平主席希望的:“凝聚共识,更好增进对中国的了解,也帮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推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期待在深入研讨中,越来越多的国家读懂中国,认清中国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大国担当和光明前景,与中国一道共创新时代、共享大繁荣。
读懂中国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历经40年,改革开放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创新中,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攻坚克难中,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历史和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就是一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走进新时代,中国改革的脚步不会停下,开放的大门也只会越开越大,这是中国立下的决心,也是给世界的信心。
读懂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国担当。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开放才能发展世界。改革开放既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也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这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初心。当前,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既凸显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显著成果,也彰显了中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大国担当。当世界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中国不忘大国担当,不负时代使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断开放中国市场,为世界经济发展搭建平台,引领汇聚世界经济开放发展的最大共识和行动自觉。
读懂中国改革开放的光明前景。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最大的旅游市场、13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实现联合国标准下7亿多人口稳定脱贫,已同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达到578.3亿美元……一系列成绩既为深化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充分展现了世界对开放发展的共同期待。为了更好地开放中国市场,让世界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中国仍将继续深化改革,破除一切阻碍开放合作的体制机制问题。有理由相信,在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中国发展前景广阔,市场空间巨大。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读懂中国,深化改革、共促开放,积极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和世界定能在“相知相助”中共促发展繁荣。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