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西藏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卡若遗址

2018年12月13日 09:20:16 | 来源:爱上拉萨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卡若遗址位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遗址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年代为距今4000~5000年,该遗存被命名为卡若文化。卡若遗址发现于二十世纪70年代,是考古界公认的西藏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

  该遗址面积大,保存好,遗存丰富。发现有房址、道路、石墙、石台、石围圈、灰坑等遗迹。出土物包括石器、陶器、骨器、装饰物等,还发现有炭化的粟米和动物骨骼等。遗址分为早、晚两期。发现房屋基址28座。其中的圆底房屋,经复原,是一种以室内立柱和周边斜柱搭成的圆锥形窝棚式建筑。

  另有竖壁半地穴式和地面式建筑。晚期的半地穴式房屋,在穴四壁垒砌石墙,有的并在上部续建一层楼居,显示出建筑的地方特色及营造技术的进步。还发现可能与原始宗教有关的圆石台、石围圈遗迹。工具以大型打制石器为主,兼有细石器和磨制石器 ,骨器也较丰富。陶器以饰几何图案刻划纹的最具特色。发现农作物粟和家畜猪的遗存。

  当时经济生活以粟作农业为主 ,辅以经常性的狩猎。这些发现对研究西藏早期历史有重要价值。

  卡若人建造居址,一般选择河流两岸的舌形台地。这种地方,靠近水源、地势平坦、海拔较低、土地肥沃。其次是舌形台地,面积一般不大,可供人们建造居址的空间有限。所以居址面积不会很大。这些从卡若遗址可以得到反映。

  卡若遗址的农作物只发现小米一种,但出土数量很多。推测当时卡若人吃的粮食主要是小米。小米耐干旱,耐寒冷,卡若人生活的地方适合种植小米。

  卡若遗址经放射性碳素鉴定,年代在距今四、五千年前。它所代表的原始文化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首先在生产工具方面,遗址呈现出新石器时代的全部特征,但却仍然是打制石器、细石器、磨制石器并存,巨以打制石器占大多数。

  其次在陶器方面,陶质均为夹砂陶、手制。纹饰以刻画纹、锥刺纹和附加堆纹为主。器形以罐、盆、碗为基本组合,均为小平底器。再次,在建筑方面,大量采用石块作为原料,如石墙房屋、石砌道路、国石台、石围圈等。

  卡若文化并非西藏高原一种孤立发展的原始文化,而是与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原始文化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在东面的雅砻江流域和大渡河流域黄土堆积中发现一些打制石器,在北面的甘肃、青海境内存在着距今四、五千年之间的马家窑、半山马厂等文化。卡苦与这相邻的两地区之间似乎有着密切的古代文化交流。

  在打制石器方面,卡若文化的盘状敲砸器见于甘肃四坝滩、永靖大河庄和酒泉下河青马厂类型遗址。切割器见于兰州附近的罗汉堂、齐家坪等马家窑文化遗址。细石器和磨制石器也同样见于黄河上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至于卡若文化早期的圆形和方形半地穴房屋、处理过的红烧土墙壁和居住面则属于甘肃、青海等地马家窑文化传统和居住形式。

  卡若遗址发现的粟米,属于黄河流域的传统农作物,耐干旱,南方较少种植。卡若文化的粟米,很可能就是从马家李文化传播而来。

  卡若遗址的地层堆积,主要为昌都红土层,底部泥质较多,以杂色页岩为主。上部为红色砂岩,红层中因断屑和褶皱关系,有时显露出三叠纪及保罗纪地层。

  卡着遗址的全新地层堆积分为南北两部分。遗址中出土的石器有打制石器也有磨光石器,种类也较多。计有铲类、锄类、切割器、投掷器、尖状器、砍砸器、敲砸器、刮削器、碎磨器、石砧等,还有石镞、石矛等细石器,有的石器,特别是磨光石器有的采用玉石制作,打磨得极为精细。

  在卡若人经济生活中,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交换。估计可能是以物换物的交换。从遗址中出土的玉斧、玉装饰品等玉质制品中可以推测出来。这些玉器制品,玉材多为硬玉类,颜色有碧绿、浅绿、白色等。据调查,都不是本地产品。很有可能是从远处交换来的。

  遗址中还出土一些贝饰。经鉴定所用材料均为宝贝。这种贝主要产于我国南海。在黄河流域原始文化中也常常见到用于制作装饰品。因此卡若的贝,极有可能是通过文化传播,或直接、或间接以交换的手段获得的。这说明尽管西藏和其它地区之间有高山大河的阻隔,但并不能断绝本地居民和其它民族的正常交往。

  卡若遗址的发掘对研究西藏的原始文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西藏人的祖源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说明从河煌南下的氏羌系统的人仅仅构成西藏先民的一部分,而已是后来加入融合的一部分。实际上,早在旧石器时代,西藏就有原始人居住。卡若遗址发掘的资料说明,西藏高原自古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开拓这片广阔的土地。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